课件编号2281569

【2016高考备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导练(31张)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3086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16,高考,备考,任务,驱动型,作文
  • cover
课件31张PPT。从传统阐释到专论一点 ———任务驱动型作文导练(一)魏继国 2016年3月30日何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是“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2015年全国卷两道作文题的任务指令最显著标志就是“写信”和“权衡、选择”,“优中选优”。前者要求考生就“女儿举报”事件给相关方写信,来入情入理地谈问题、讲道理;后者要求考生对“当代风采人物”的推选进行思考、权衡与选择,最终确定“谁更具风采”。“传统阐释型”与“任务驱动型”议论文写作对照表如何认识“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任务”?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则是把“任务”更明确出来,因此,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写作首先要对“任务”进行确定性判断。比如,我们不妨明确如下问题: ①这是一个什么任务? ②怎样才算基本完成任务? ③完成任务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以“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为例,这项任务就是:选择一个对象,给他写封信,表达自己对“女儿举报父亲”这件事的态度和看法。如果你对小陈举报老陈的做法表示“点赞”,认为在这件事上,小陈做得对,这样的写作,应该说有自己基本的认识、态度,而且字数也符合不少于800字的硬性要求,这就是基本完成了任务。 但是,这还不能说是比较好地完成了这个任务。为什么呢?题目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而单纯“点赞小陈”,应该说没有充分理解这则材料中蕴含的“情与法”两难的含义,这封写给小陈的信也难解小陈举报老陈后在“情与法”两难之上的纠结。因此,漂亮地完成任务,还应该提出自己在这个两难问题中比较深刻的观点和看法,体现出你的思维能力,表达出当代中学生应有的伦理观、法制观。怎样才能更好的实现“任务”的“驱动”?(独立思考) 请看这段文字:“在大李、老王、小刘中,小刘,更是走向了别人不敢走的道路。在生活和梦想中,他坚定地选择梦想,并且坚信这个梦想的实现为此付出。如今社会中,所有人普遍都认为长大了有一份安稳的工作才是最理想的生活状态。只有少数人追求自己的梦想,去做没人敢做的事情。小刘拥有的勇气、耐心不比老王差,小刘对于美的捕捉的才华也不下大李。在高压力的社会生活中,拥有一份让自己舒心的职业,比成就某些功绩来说更来的重要。在所有人都乘着名为‘工资稳定’的小舟,飘荡在风平浪静的小湖时,总有人扬起帆,在波澜起伏的海浪中,活出风采的人生。”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五个意识:1、用材料的意识 2、观点来源于材料的意识 3、论述中结合材料分析的意识 4、怎么问怎么答的意识 5、选择、比较和权衡的意识说理方向: 不停留在简单粗糙的表态 分析事件背后人性善恶的根源 挖掘潜藏于事的因果得失 寻找改良社会的良药 说理原则: 倾诉自己,聆听他人;深入分析,表达善意; 不在压倒,重在厘清。总结总结:国家课标卷应达成的写作要求1.从写作材料到任务指令 2.从简单论证到入情入理的说服 3.从粗糙的表态到深入的理由阐述 4.从封闭的自圆其说到开放的文明交流 5.从替圣贤教训人说神话说套话到表达自己的思考辨析说人话说真话说贴心话……常用结构模式: 引 简洁(简引材料、提出观点、褒贬分明) 议 充分(正反对比、假设因果、点面层进) 联 紧扣(明析原因、直指危害、阐明意义) 结 点题(寻找对策、倡议劝勉、呼吁号召)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内容: 1、析材料 2、论危害 3、挖根源 4、提办法 5、联现实 6、作结论(作呼告) 写作训练(周考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编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