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23801

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知识清单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5-04-2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6次 大小:4299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食物,学年,必修,选择性,历史,高中
  • cover
选择性必修二 选必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政治制度+社会治理) 选必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 经济:对社会物质的管理,人们的经济活动包括人类的生产、储蓄、交换、分配等活动。 社会生活:广义上包括整个社会物质的和精神的活动;狭义的是人们物质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 六个专题单独呈现经济活动与社会生活的纵向演进过程,体现了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特点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历史发展过程。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古代农业产生及区域特色)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有了剩余,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人类进入文明社会。 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近代农业交流及影响) 新航路开辟后,不同地区的食物物种交流,丰富了食物的种类,改善了人类生活,也改变了生态环境。 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现代农业的进步)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革命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为消除饥饿、保障人类的粮食安全创造了条件。 第一单元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程标准】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 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壹、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一)旧石器时代(距今200万年-1万年)———渔猎采集 1、食物的来源:自然界现成的动植物,采集可食的植物果实和茎叶,捕捞鱼虾或猎取动物(食物采集者) 2、生产工具:木、骨和石等材料制作的工具 3、生活方式:①采集、渔猎;②迁徙、群居;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4、社会关系:女性除生育和抚养后代外,还采集大部分食物(母系氏族) (二)新石器时代(距今1万年)———原始农业和徐睦原产生 1、原因:在长期采集和渔猎的过程中,人类掌握了某些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学会了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 2、食物来源:驯化的野生动植物(食物生产者) 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骨器 4、生活方式:定居生活 5、社会关系:男性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女性从事家庭副业(父系氏族) 阅读材料,思考农业产生的原因 握动植物生长发育规律;②工具改进;③疾病困扰;④人口增长,资源压力;⑤气候变迁。 多元中心;独立发展;具有多样性 (三)农业出现的革命性意义 1、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第一次革命。 ①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 初步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 农业生产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 2、农业的出现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逐渐形成聚落; 一部分人开始专门从事手工业劳动;(社会大分工) 开始音乐、文学和宗教因为精神的需要而产生。 3、农业的出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①天文历法获得较快的发展; ②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也逐渐发展起来。 贰、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思考:结合下列图文材料,分析四大古代农耕文明兴起的条件 【四大农耕文明】西亚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非洲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南亚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中国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古代中国文明。 ①大河沿岸,农业灌溉便利。②统治者重视修建水利工程。③位于中纬度、北温带,气候湿润,适合农业发展。 (一)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 食物生产:主要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 1、古巴比伦王国 土地制度:王室和神庙拥有许多土地。政府官员、贵族、商人等也拥有土地,他们合伙经营或将土地出租给佃户。(农业生产已经比较发达) 2、古埃及 (1)土地制度: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 (2)农业经济: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决定了整个古埃及的命运。 尼罗河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其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