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23812

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知识清单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5-04-3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0次 大小:3096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学年,必修,选择性,历史,高中,统编
  • cover
选择性必修二 第二单元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时空坐标 课程标准: 1、认识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等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 2、理解生产方式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一、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知识回顾:古代手工业的劳作方式 家庭式劳作;手工作坊劳作;手工工场劳作 思考:工业革命后,人们的生产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知识回顾: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是社会生产从手工劳动到机器生产的飞跃,即发明、使用机器并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的过程。 革命性变化: 生产方式:由手工生产到机器生产(机器时代) 生产组织形式:由手工工场到机器工厂(工厂时代) 生产动力:由人力、畜力到蒸汽力量(蒸汽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知识回顾: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何最先在英国爆发? 政治前提:确立君主立宪制,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 自由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成为雇佣工人 资本:殖民掠夺、海外贸易、黑奴贸易、圈地运动 技术:发达的工场手工业积累经验、英国成为科学技术中心 原料:本身丰富的煤铁资源、殖民掠夺、圈地运动 市场:国际:殖民扩张,国内:圈地运动 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一)机器大生产 1、背景: ①生产专业化的实现:分散的手工工场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发展 ②工业革命的推动:18世纪60年代以来,以改良蒸汽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革命,引发了从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的巨大变革,工厂出现了。 2、影响:劳作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零碎分散→专业集中) (二)工厂制度 1、概念: 工厂:将生产资料和工人集中在一起,通过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 工厂制度:资产的运营或经营活动主要以工厂为基本单位的企业组织制度或组织形式。 2、特点:(根据电影《摩登时代》和教材内容概括总结) ①时间:倒班制(保证机器昼夜运行) ②管理: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强化纪律意识 ③生产:生产流水线、分工细致、协同劳作,工厂主的监督管理 ④原料:工厂统一供应、合理调配 1771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 3、影响: (1)经济:工厂制度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2)政治:促进家庭领域与社会生产领域分化,妇女走出家庭加入社会生产,逐渐提高其社会地位。 (3)社会: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人类由农业社会迈向工业社会; (4)消极:剥削严重、贫富差距、阶级对立等。 4、工厂制度引入中国: (1)背景:西方工业文明的入侵,民族危机严重 (2)表现: ①兴起———洋务企业: 19 世纪中后期,清朝洋务派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系列近代企业,引进了西方的工厂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 ②发展———民资企业: 张謇、范旭东等一批民族资本家主张实业救国,开办工厂并借鉴西方工厂的管理经验,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起来 知识回顾: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 发展历程 概况: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进步力量之一,但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难以独立发展,在夹缝中求生存,在斗争中求发展,不能使中国走上工业化道路。 中国近代工业对比: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民资工业 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民资工业 资金来源 官府出资 招商集股,官商合资 商人出资、官商合资 主要形式 官办 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 商办 企业性质 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性质的企业 带有封建性的资本主义企业 资本主义性质 生产目的 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