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 第14课: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1、疫病在给人们带来灾难的同时,也客观促进了医学和公共卫生的进步; 2、中国古代医药博大精深,至今还发挥着巨大作用; 3、明清时期,西医传入中国后改善了中国的医疗卫生条件。 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二战后现代医疗卫生体系逐步建立完善,对现代人的社会生活带来了积极影响。 第14课: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时空坐标 课程标准 1、知道古代疫病的流行与影响; 2、了解中医药的主要成就和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 壹:历史上的疫病 (一)疫病的定义(“疫病”≠“疾病”) 疫病:指由细菌、病毒等强烈致病性微生物感染人体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疾病:各种病的总称。 特点:①频繁性、周期性;②时空分布不均衡; ③突发性、持续性;④危害大、范围广;⑤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 (二)重大疫病表现 1、天花:最古老也是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传染性强,病情重,患者在痊愈后脸上会留有麻子,“天花”由此得名。 (1)古埃及时期,天花席卷尼罗河沿岸,法老拉美西斯五世也罹患天花; (2)18世纪时,欧洲天花肆虐,彼得二世、路易十五等多位君主死于天花; (3)中国清朝的康熙皇帝得过天花; (4)传染天花的普通百姓不计其数。 2、鼠疫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也叫做黑死病(死后发黑)。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痛、出血、肺部特殊炎症等,鼠疫传染性强,大多会在感染48小时内死去。 (1)古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前期,雅典突然爆发严重鼠疫,死亡军民人数在一半以上, 雅典政治的走向明显转变。 (2)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在巴比伦身染疫 病而亡,亚历山大帝国瓦解; (3)6世纪时,地中海沿岸爆发鼠疫,拜占庭帝国人口锐减一半; (4)14世纪时,欧洲鼠疫大流行,被称为“黑死病”,欧洲人口死亡过半。 (5)中国明朝末年鼠疫横行,明军、大顺军以及大量民众染病,患病者发高烧,脖子肿大,大批患者死亡。 思考:结合材料说明明朝瘟疫流行的原因。 治:战乱动荡,政府疏于治理; ②疫病:瘟疫自身传染性强; ③社会:传播地区人口密集; ④医学:医生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 ⑤地理:季节环境有利于该疾病传播。 3、黄热病 黄热病:是由黄热病毒引起,主要靠蚊虫叮咬传播,患者肤色发黄,精神失常,经常剧烈挣扎,一般在7-9天会出现死亡的情况。 17世纪爆发于墨西哥,在美洲、非洲与欧洲国家流行,肆虐两个世纪。 4、斑疹伤寒 斑疹伤寒: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鼠蚤传播,患者会出现皮疹、发热、淋巴结肿大等主要表现,造成数百万人死亡。 20世纪早期,斑疹伤寒在俄国和波兰大流行,造成数百万人死亡。 5、西班牙流感:1918-1919年,全球暴发大流感,死亡人口在2000万人以上。 (三)疫病带来的影响 1、消极方面 ①直接:威胁人类健康,导致大量人口死亡。②经济:劳动力短缺,生产停滞,经济衰退。 ③政治: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政局动荡,国家衰落。④思想:精神冲击,信仰危机。 ⑤军事:削弱军队战斗力,影响战争局势。 2、积极方面 ①思想:促进新思想的酝酿与传播(文艺复兴)。 ②政治:促进民族国家的形成。 ③医学:客观上推动了医疗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四)人类对疫病的应对措施 1、古代疫病防治 (1)重视公共卫生 古罗马:非常注意公共卫生,把修建饮水道、下水道当作重要工程。 古代中国:组织人力清理污水、疏通井渠河道;在大灾之后,及时掩埋尸体,发放药物 。 (2)探索疫病防治方法 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 明代:为了防治天花,发明了人痘接种。人痘接种法在明朝中期已经广泛使用,后传到欧洲。 (3)建立疫病的救治机构 古代中国: 西汉后期,政府对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