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24131

专题3 第一单元 金属键 金属晶体课件 (共37张PPT)2024-2025学年高二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日期:2025-05-24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55746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专题,第二,必修,选择性,2019,苏教版
  • cover
(课件网) 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第一单元 金属键 金属晶体 你能归纳出金属的物理性质吗 你知道金属为什么具有这些物理性质吗? 金属通常都具有金属光泽,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和延展性。 在金属晶体中,原子间以金属键相互结合。 1.能描述金属晶体中金属键的成键特征,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典型性质。 2.能借助模型说明常见金属晶体中晶胞的构成。 3.能举例说明合金的优越性能。 1.运用“宏微结合”的化学观、认识晶体的分类依据、构成粒子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等。(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2.通过建立模型解决金属晶体的相关问题。(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体会课堂探究的乐趣, 汲取新知识的营养, 让我们一起 吧! 进 走 课 堂 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 (1)具有金属光泽,一般不透明 (2)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3)具有较好的延展性 一般是银白色。Cu紫红色、Au金黄色 金属键 (1)组成粒子: 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2)粒子间的作用力: 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3)金属键: 通过金属键作用形成的单质晶体 金属键 (4)金属晶体: 金属键既没有方向性,也没有饱和性 金属单质和合金都属于金属晶体 1.金属的导电性 通常情况下金属晶体内部电子的运动是自由流动的,但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会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所以金属具有导电性。 外加电场 2.金属的导热性 金属受热时,自由电子与金属离子(金属原子)的碰撞频率增加,自由电子把能量传给金属离子(或金属原子)从而把能量从温度高的区域传到温度低得区域。 3.金属的延展性 由于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在外力作用下,金属原子之间发生相对滑动以后,各层金属原子仍可保持这种相互作用,发生形变也不易断裂。 外力 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容易可见光的能量跃迁到较高能级,在返回原能级时以光的形式放出能量。铁、镁能吸收各种波长的可见光,吸收后又把它们几乎全部反射出去,所以呈钢灰色或银白色金属光泽。金属对某些波长的光吸收程度较大,该金属就呈现与其对应的某种颜色。 金属晶体具有金属光泽 金属粉末往往没有金属光泽,这是因为在粉末状时,金属的晶面分布在各个方向,非常杂乱,晶格排列不规则,吸收可见光后辐射不出去,所以失去光泽。 【拓展视野】 金属 Na Mg Al Cr 原子外围电子排布 3s1 3s2 3s23p1 3d54s1 原子半径/pm 186 160 143.1 124.9 原子化热/kJ·mol-1 108.4 146.4 326.4 397.5 熔点/℃ 97.5 650 660 1900 部分金属的原子半径、原子化热和熔点 (1)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 (2)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的数目 一般而言: 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目越多,金属键越强,金属晶体的硬度越大,熔、沸点越高。 影响金属键强弱的因素: 【交流讨论】 1.晶体 通过结晶过程形成的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叫晶体。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金属单质及其合金也是晶体。 2.晶胞 晶体中能够反映晶体结构特征的基本重复单位。 3.配位数:晶体中一个原子周围距离相等且最近的原子数目叫 配位数。 二维平面上金属原子紧密排列的两种方式 非密置层放置 密置层放置 1 1 2 2 3 3 4 4 5 6 配位数:4 配位数:6 金属晶体的原子在三维空间堆积模型 (1)简单立方堆积(只有金属钋Po采用) 非密置层在三维空间的“点对点”堆积 配位数:6 (2)体心立方堆积---钾型(Na、K、Fe) 非密置层在三维空间的“点对穴”堆积 配位数:8 晶胞中平均分配的原子数:2 (1)ABAB…堆积方式 ——— 六方最密堆积(Mg、Zn、Ti) 三维空间里密置层的金属原子的堆积方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 六方最密堆积配位数: 1 2 3 4 5 6 同层 6,上下层各 3 A B C (2)ABCABC…堆积方式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