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24592

12.《玩偶之家(节选)》课件(共26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04-2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40687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4-2025,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玩偶之家 易卜生 1.掌握戏剧的基本常识,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2.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作品的“突转”手法。。 3.分析人物的个性化台词,概括人物形象特征。 4.探讨娜拉出走的原因及结局,并思考其当代意义。 重点:①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作品的“突转”手法。。 ②分析人物的个性化台词,概括人物形象特征。 难点:①探讨娜拉出走的原因及结局,并思考其当代意义。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1.含义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 2.戏剧三要素 戏 剧 戏剧 三要素 人物 戏剧冲突 语言是戏剧的基础, 是戏剧第一要素。 语言 一、文体知识 3.戏剧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以分为不同种类: 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如《雷雨》)、歌剧(《白毛女》)、舞剧(《丝路花雨》)、音乐剧(《猫》《歌剧魅影》) 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等待戈多》)、多幕剧(如《雷雨》) 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如《屈原》)、现代剧(如《雷雨》) 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如《屈原》)、喜剧(如《威尼斯商人》)、正剧(如《白毛女》)。 4.戏剧鉴赏方法 把握戏剧冲突 分析人物形象 揣摩戏剧语言 戏剧语言 (1)舞台语言(舞台说明) 除人物语言之外的其他语言,包括背景介绍(时间、地点、服饰、道具),人物动作、神态说明,人物上下场等。 (2)人物语言(台词) 它是性格化的,富有动作性,即人物的语言是同他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登场人物没说出来的语言,而是用表情表现出来的言外之意)等等。 (3)戏剧语言的特色 动作性、个性表现力、抒情性、潜台词、动听上口(浅显易懂) “欧洲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 亨利克·约翰·易卜生(1828—1906),是一位影响深远的挪威剧作家,被称为“现代戏剧之父”。出生于挪威南部一个商人家庭。由于父亲破产,只接受过几年小学教育。16岁入药材店当学徒,22岁去首都奥斯陆参加社会主义者领导的工人运动(挪威民族独立运动)并从事写作。1849年开始戏剧创作,1851—1862年任剧院编剧、导演,共写剧本26部。倡导挪威民族戏剧,遭到保守势力攻击。1864年出于对政府的不满而出国,侨居国外27年。晚年回到挪威,他去世后挪威为他举行了国葬。 二、知人论世 易卜生对中国的影响 1923年12月26日,鲁迅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发表题为《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揭示出娜拉的命运:不是堕落,就是回来。他的短篇小说《伤逝》中,通过涓生、子君始以争取个性解放婚姻自主终却落到悲剧结局的描写,反映了个人和社会的冲突:离开整个社会的解放,个性的解放和婚姻自主是无法实现的 。 在《玩偶之家》的影响下 ,胡适首先创作了《终身大事》。郭沫若的历史剧《卓文君》、冰心的《斯人独憔悴》、曹禺《北京人》、茅盾《虹》也不同程度低受到《玩偶之家》的影响。 《新青年》曾出版“易卜生专号”,胡适推崇并介绍过“易卜生主义”;甚至一些有志于创造中国现代戏剧的青年,如洪深、田汉等,均把“做中国之易卜生”当作自己的人生理想。 欧阳予倩、田汉和洪深称为中国现代戏剧的三大奠基人 社会问题剧 易卜生四大问题剧又被称为当代现实剧,包括 《社会支柱》 (1877年)、《玩偶之家》(1879年)、《群鬼》(1881年)、《人民公敌》(1882年)。 在易卜生的四大问题剧中,易卜生对当时的社会现象提出了自己的“问号”,被后人称之为 “伟大的问号”,引导着当时的人们对当时的这些社会问题进行思考。但是由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