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30525

北师大七下数学5.1轴对称及其性质(课件+教案+大单元教学)

日期:2025-04-28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82244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北师大,七下,数学,轴对称,及其,性质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课时教学设计 《5.1轴对称及其性质》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口 试卷讲评课口 其他课口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又为后面《等腰三角》《等边三角》的学习奠定基础。教材用生活实例引出轴对称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通过探究让学生明白其特点。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够体现数学生活化的特点,注重科学探究的新课程理念。 学习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直观事物感知能力强,他们在小学时对轴对称图案有了 一定的认知,现已学习了全等三角形,具备了学习轴对称的知识基础,但对七年级学生而言,对数学的抽象概括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要注意从学生的知识储备出发,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发现、合作交流,并归纳出性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在生活实例中认识轴对称图形; 2.理解轴对称的概念及基本性质; 3.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认识轴对称,能够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 4.理解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联系和区别; 5.能够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关于给定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重点 理解轴对称图形和成轴对称的图形的意义,能够识别这些图形并能指出它们的 对称轴. 教学难点 理解轴对称的性质.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新知导入教师活动1: 欣赏下面的图片! 学生活动1: 学生观察图片,观察有什么共同点.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欣赏图片,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对称,感受对称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环节二:轴对称图形教师活动2: 观察图中的图片和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你还能举出一些类似的例子吗 与同伴进行交流。 这些图片和图形的两边都是对称的。 例: 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作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作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的三个条件: 1. 一个整体图形; 2. 一条直线:对称轴; 3. 直线两旁的部分完全重合 . 如图是一个轴对称图形,直线l是它的对称轴,沿对称轴折叠后,点A与点A'重合,称点A关于对称轴的对应点是点A'。 类似地,线段AB关于对称轴的对应线段是线段A'B',∠B关于对称轴的对应角是∠B'。 你还能在图中找出其他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和对应角吗 对称点:B与B' 对应线段:BC与B'C',AC与A'C',AD与A'D' 对应角:∠A与∠A',∠ACB与∠ACB',∠DAC与DA'C,∠ACD与A'CD, ∠ADC与A'DC,∠DCB与DCB',∠BAC与∠B'A'C 观察·思考: 如图是一个轴对称图形,直线l是它的对称轴。观察这个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任意选一组对应线段,这两条线段之间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 例:AD与A'D', 两条线段相等, 因为对折后两条线段完全重合。 (2)在图中任意选一组对应角,这两个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说说你的理由。 例:∠3与∠4, 两个角相等, 因为对折后两个角完全重合。 (3)连接对应点A与A',线段AA'与对称轴之间有什么关系 连接其他任意一组对应点再试一试。 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连接其他任意一组对应点同样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学生活动2: 学生观察,总结共同点,举手回答。 学生与教师一起总结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学生理解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的概念,并会识别。 学生观察图形,举手回答。 学生观察图形,尝试回答问题。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总结轴对称的概念,理解并会识别对应点,对应线段及对应角,之后让学生完成观察思考问题,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为总结轴对称的性质做铺垫.环节三: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教师活动3: 观察·交流: 观察图中的每组图案,你发现了什么 与同伴进行交流。 每组图案沿一条直线折叠后能够完全重合。 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如果两个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