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32031

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课前导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5-04-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95次 大小:202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必修,选择性,历史,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课前导学案 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认识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时空观念:明确食物物种交流的时间、空间范围,梳理交流的脉络。 史料实证:运用文献、地图等史料,分析食物物种交流的过程与特点。 历史解释:阐释食物物种交流与世界市场形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 家国情怀:通过中国与世界食物物种交流的史实,增强对中外文化交流意义的理解。 学习目标 1.了解新航路开辟前世界主要区域的食物物种分布情况。 2.掌握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间食物物种交流的具体内容,包括传入与传出主要物种。 3.分析食物物种交流对世界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 学习重难点 重点 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的表现及影响 难点 理解食物物种交流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相互关系 预习新知 知识点一:新航路开辟前的食物物种分布 1.在新航路开辟前,各大洲处于相对隔绝状态,食物物种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亚洲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和_____,中国是_____的原产地之一,_____在亚洲的种植也较为广泛;欧洲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和_____;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和_____,其中_____的种植对美洲文明发展意义重大;非洲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同时也有薯类作物种植。 2.除粮食作物外,各地还有特色的经济作物。亚洲的_____、_____等香料作物闻名世界;欧洲的_____、_____等经济作物也有一定种植规模;美洲的_____、_____等经济作物独具特色;非洲的_____等经济作物在当地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知识点一 1.水稻;粟;水稻;小麦;小麦;大麦;燕麦;玉米;甘薯;马铃薯;玉米;高粱 2.胡椒;肉桂;亚麻;葡萄;烟草;可可;棉花 知识点二: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1.美洲物种的外传 玉米原产于_____,新航路开辟后,16 世纪初期传入_____和_____,16 世纪中期传入_____,之后传入中国、东南亚等地。玉米具有_____、_____等特点,对缓解粮食短缺问题发挥重要作用。 甘薯原产于_____,16 世纪末传入中国,在_____、_____等地迅速传播,因其高产且适应性强,成为重要的救荒作物。 马铃薯原产于_____,16 世纪后期传入_____,17 世纪传入中国,在_____等贫瘠土地广泛种植。 除此之外,美洲的_____、_____、南瓜、花生等作物也在新航路开辟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2.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欧亚大陆的_____、小麦、大麦、裸麦等粮食作物,以及橄榄和葡萄等水果作物,在新航路开辟后传入美洲。_____在美洲的种植,为当地提供了稳定的粮食来源;_____的种植,促进了美洲酿酒业的发展。 欧洲移民还把_____、牛、驴、马、猪、羊等禽畜传入美洲,这些禽畜在美洲繁衍生长,改变了美洲的_____结构和人们的食物结构。 知识点二 1.美洲物种的外传 中美洲;欧洲;非洲;亚洲;耐旱;高产 南美洲;广东;福建 安第斯山脉地区;欧洲;中国山区 番茄;辣椒 2.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水稻;小麦;葡萄 鸡;动物 知识点三:食物物种交流的影响 1.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食物物种交流促进了_____的发展,许多地区形成了特色农业。例如,玉米、甘薯等作物在亚洲、非洲的推广,提高了这些地区的_____;同时,也推动了_____的发展,不同地区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往来更加频繁。 2.对社会生活的影响:食物物种交流丰富了人们的_____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新的食物组合也促使各地出现了与之相关的饮食文化,如玉米饼成为_____一些地区的主食。 3.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些物种的引入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复杂影响。一方面,新作物的种植改变了_____结构;另一方面,外来物种的大量繁殖可能破坏当地的_____平衡,影响原有物种的生存。 知识点三 1.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