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县(今福州)人。 13岁参加科举考试:“少年不望万户侯” 国内求学———接受新思想:“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 日本留学———参加同盟会:“中国危殆至此,男儿死就死了,何必效新亭对泣,凡是有血气的男子,怎么能坐视第二次亡国的惨状呢?” 24岁——— 参加广州起义 25岁———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作者简介 林觉民(1887-1911) 螺江陈氏十九世孙女,幼年受庭训,耽诗书好吟咏。尝著《红楼梦》人物诗一卷。及笄,嫁予福州林觉民为妻。林觉民思想激进,投身民主革命,陈意映支持林觉民进行革命活动,尝谓“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妻,愿偕行。” 简介 陈意映(1891—1913) 清朝末年,清政府极度腐朽,对帝国主义屈辱投降,连年赔款、割地,对人民则加重剥削、压迫,因而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政治纲领,在我国南方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 本文写于广州起义前三天,表现了林觉民公而忘私的高尚情怀和杀身成仁的决心。 碧血黄花林觉民 写作背景 《与妻书》 1、与:给。 2、妻:指林觉民的妻子。 3、书: ①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用于叙述和陈情 ②上书,奏章。为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逐条分析事理的一种公文文体。 文题解读 ①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 ②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可以接正文。 ③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④祝颂语:书信结尾时,对收信人表示祝愿、钦敬或勉慰的短语。如“此致敬礼”。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致”,“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此致”二字之后不加标点,“敬礼”二字之后可加感叹号表示诚意。 ⑤署名和日期:另起一行,在右下方位置署名,日期写在名字下方。 书信格式 知识延伸-书信体格式 仰 望 星 空 , 脚 踏 实 地 — — 致 墨 子 的 一 封 信 尊 敬 的 墨 子 : 您 好 ! … … 此 致 敬 礼 ! 小 明 4月 2日 正 标 副 标 称 呼 问 候 正 文 署 名 日 期 祝 辞 为什么说《与妻书》是一份遗书,更是一封情书, 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情书,天下第一情书? 巾短情长 两个人之间的感情究竟如何? 乡土中国 从社会关系上说感情是具有破坏和创造作用的。感情的激动改变了原有的关系。这也就是说,如果要维持着固定的社会关系,就得避免感情的激动。 “男女有别”是认定男女间不必求同,在生活上加以隔离。这隔离非但有形的,所谓男女授受不亲,而且还是在心理上的,男女只在行为上按着一定的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的事业,他们不向对方希望心理上的契洽。 ———《乡土中国·男女有别》 包办婚姻下亦有真情 (4)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 包办婚姻下亦有真情 十九岁,以父命成婚。逾年,举一子,明德神敏,酷肖其父。夫人亦贤,伉俪之笃,世罕其比。故君生平不二色,尝谓人曰:“吾妻性情好尚,与余绝同,天真烂漫,奇女子也。”近者《原爱》,论男女爱情之真理,载于某杂志,见者莫不钦佩其风。 《辛亥人物碑记传》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一、直接抒发爱意 林觉民是如何向妻子表达自己的爱意的? “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 。” “爱”字6次, 其中“爱汝”4次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