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4燃烧条件的探究 1.答案:(1)①, 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点燃 (2)4P+502=2P205,化合反应; (3)(④,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4)热水能吸收五氧化二磷,能防止污染空气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1)2H202 MC2H20+021,A中反应生成的氧气进入B中,导致B中 压强增大; (2)将然烧匙向上提,使白磷露出水面 5.答案:(1)有可燃物;棉花燃烧;水吸收热量变为水蒸气离开棉花,棉花和 氧气接触,继续加热,温度达到了棉花的着火点; (2)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比滤纸片的低,使两种物质受热温度相同; (3)蜡烛由高到低依次熄灭 6,答案:(1)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12H202咖02H20+021: (3)气态; (4)沸点,有教材 实验活动 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实验活动 4 燃烧条件的探究 类型 1 基础实验 1.探究学习是化学学习的有效方法,如图为有关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 别是 40℃和 260 ℃)。回答下列问题。 (1)对比①②处的白磷和红磷,_____处能燃烧起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 (2)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这个反应属于_____(填“化 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3)对比③④处的白磷,_____处能燃烧起来,说明_____。 (4)已知 P O 能与热水反应生成 H PO ,如果①④处的白磷都能燃烧,白磷在④处燃烧的 优点是_____。 类型 2 改进实验 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燃烧及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进行了如图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对比①②可探究:接触空气是燃烧的条件之一 B.对比②③可探究:燃烧的剧烈程度与 O 的含量有关 C.对比③④可探究: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D.对比①④可探究:温度达到着火点是燃烧的条件之一 16/19 教材 实验活动 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探究燃烧的条件,设计如图甲实验,实验中测得试管②中氧气的体 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 A.持续加热烧杯内的水时,试管①中的红磷可以燃烧 B.实验过程中试管②连接的气球先变小后变大 C.实验中通过两块白磷的变化得出燃烧需要氧气 D.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就可以燃烧 4.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弹簧夹 K 、 K 都处于关闭状态。 (1)打开 K ,关闭 K ,注入足量过氧化氢溶液,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一段时间后,打开 K ,观察到 B 中气球变大,其原因是 _____。 (2)若要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 17/19 教材 实验活动 5.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燃烧条件进行如下探究。【提出问题】生活中的燃烧需要什么条件?【设 计实验】设计实验如图。 实验 B 实验 D 【反思交流】 (1)实验 A 中,使用水和酒精两种物质进行探究,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蘸水 的棉花加热较长时间,发生的现象是_____;原因是_____ _____。 (2)实验 B 中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片后燃烧,得出的结论是_____;某同 学做该实验时,取厚度均匀,大小合适的铜片,以铜片中心为圆心画一个圆,将大小相同的乒 乓球碎片和滤纸片放在圆弧上(如图),酒精灯外焰在圆心处加热。这种做法的目的是 _____。 (3)若将实验 C中倒扣在烧杯中的蜡烛改成实验 D的情形,看到的现象是_____。 18/19 教材 实验活动 6.“取火有方,驭火有术”,学科兴趣小组对物质的燃烧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活动一: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1)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 40℃,红磷的着火点是 260 ℃,在进行如图甲实验时,观察到试管 a中有白烟产生,试管 b中无明显现象,由此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 (2)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白磷燃烧不剧烈,可能的原因是 O 不足,小组同学对实验进行改进如 图乙所示,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