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45373

10《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课件(共51张PPT)

日期:2025-05-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234607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课件,51张,PPT
  • cover
(课件网) 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 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 能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通读选文,理解并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 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积累文中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 反复诵读文章,在朗读中把握文中的感情脉络,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情感美。 体会作者语言风格的异同。 理解作者在山水田园中寄托的情感与哲思,领悟经典作品对人生对启示意义。 领悟经典作品对人生对启示意义。 诵读法,比较阅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3课时 第一课时 古人如何开party 他们喝高了之后都会干啥 你认真想过“死”这回事么 天下行书第一的王羲之除了书法还有哪些生活 陶渊明是不爱当官还是不会当官 看那些古人们在没有汽车没有空调没有手机没有WiFi的情况下到底还 能干些什么,备受世人推崇的“魏晋风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打开课本, 一起穿越时空,去看 ●●●●●● 《兰亭集序》中应注意的字音 《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应注意的字音 又有清流激湍 tuān 舟遥遥以轻肠 yáng 引以为流觞曲水 shāng 眄庭柯以怡颜 miàn 齐彭殇为妄作 shāng 云无心以出岫 xiù 1.扫障碍,语言基础知识梳理 (1)读准字音 《兰亭集序》中应注意的词语 《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应注意的词语 夫人之相 与 ,俯仰一世 相与,互相交往 策扶老以流憩 流憩,指无目的地漫步和随时 随地休息 俯仰,一俯一仰之间, 比喻时间短暂 登东皋以舒啸 舒啸,放声长啸 因所寄托,放浪形骸之外 形骸:人的躯体 请息交以绝游 息交,停止与人交往断绝交游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 之于怀 “喻”释作"消解、 释———,强调了对死 生无常,不能消解、 释怀的痛苦 将有事于西畴 有事,指耕种之事 (2)解释词语 《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 之 所之既倦 动词,意为“往,到达”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到,动词 以之兴怀 代词,指“向之所欣……已 为陈迹” 求之靡途 代“为长吏”,代词 夫人之相与 取消句子独立性 四方之事 助词“的” 极视听之娱 结构助词,的 悟已往之不谏 放在句子主语与谓语之 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一词多义 2.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 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祖籍琅琊 (Lángyá) 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会(kuài) 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晚年隐居 剡县金庭,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 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写作背景 兰亭,为东晋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其地有湖, “湖南有天柱山,湖口有亭,号曰兰亭” (《水经注 · 浙江水》)。东晋 建立后,南渡的中原士族在山水清丽的会稽广置园田别墅。风景幽绝的兰 亭,就成为王羲之、谢安等名流宴集流连之地。穆帝永和九年(353),五 十一岁的王羲之时任会稽内史(相当于郡太守)。三月三日,他邀集友人 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各人名爵及诗作———记录,并作 序一篇,记述其事并抒写内心感触。此序即《兰亭集序》。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陶渊明出身于名门世家,受儒、道思想影响很深,年 轻时曾怀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又因家道中落,生活拮据。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下级 官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