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47629

【大赛原创 请勿转载】2.1《初识人工智能》课件+教案+学案+素材 川教版 信息技术 五年级下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23次 大小:1340963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五年级,信息技术,教版,素材,学案,教案
    初识人工智能教学设计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五年级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者 刘泽容 课题 《初识人工智能》 课时 1 课标要求 依据《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生需初步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简单原理,感受学习和生活中的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信息意识,增强计算思维,认识到在智慧社会新形态下的机遇与挑战,承担起信息社会责任 ,学会数字时代的知识积累与创新方法,在使用信息科技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遵守道德规范和科技伦理。 教材分析 本章节是川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人工智能初步体验》的第一节内容《初识人工智能》。教材以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介绍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场景,旨在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信息技术素养,为后续深入学习人工智能相关知识奠定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使用图形化编程建立模型完成简单的智能识别,有助于学生将抽象概念与生活中的具体应用相联系。 学情分析 1. 知识基础: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互联网的基本知识,但对于人工智能的概念和知识较为陌生,仅有模糊认知。2. 学习能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科技知识有较强的求知欲 ,具备一定的信息检索和处理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但计算思维能力有待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尚需培养。3. 学习习惯与风格:部分学生可能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参与度不高;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偏好直观、互动的学习方式,而部分学生则更倾向于独立探究。同时,部分学生可能对人工智能存在误解或恐惧,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正确认识。 核心素养目标 1.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和生活中常见人工智能;2.理解机器学习的简单原理,掌握用图形化编程中机器学习拓展模块完成建模并应用。3.任务驱动、小组讨论、实践探索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4.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提高学生生活实践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使学生乐于使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基本原理和生活中常见人工智能; 教学难点 理解机器学习的简单原理,掌握用图形化编程中机器学习拓展模块完成建模并应用。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原理,帮助学生建立初步认知。2. 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人工智能的应用案例进行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促进学生思维碰撞。3. 案例分析法:通过展示丰富的人工智能应用案例,如语音助手、图像识别等,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4. 实践体验法:安排学生进行简单的人工智能实践操作,如使用智能语音工具、图像识别小程序等,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5、积分奖励法:将学生分为四组,通过小组pk的方式进行,问答正确或参与互动则积一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3分钟) 今天我们课堂上来了一位神秘的朋友,同学们猜猜它是谁?它就是我们的智能小助手天猫精灵,同学们想和我们的天猫精灵pk一下算术,你们想不想呀?新课导入同学们通过刚刚的游戏,为什么天猫精灵也会做算术题呢?因为他是智能音响,是我们的人工智能?那人工智能是什么。他又是怎么学习的呢 接下来,我们一起认识人工智能。 游戏PK思考 游戏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动脑能力 环节二新知讲授知识积累(12分钟) 1、人工智能师:同学们,那到底什么是人工智能?我们一起来看一个视频了解。小知识: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缩写为AI)主要硏究利用机器来模拟人脑思维活动的过程。2、校园生活中人工智能 展示智能抬杆和校园门禁,通过这两个例子引出机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