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48333

专题6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分层作业2 化学反应的限度--2025苏教版化学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10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3次 大小:3755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化学反应,专题,化学,答案,练习题,同步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苏教版化学必修第二册 分层作业2 化学反应的限度 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 1.对于化学反应的限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 B.有一定限度的化学反应都是可逆反应 C.化学反应的限度与时间的长短无关 D.化学反应的限度是不可改变的 2.下列关于化学平衡状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等于0) B.反应混合物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 C.正、逆反应停止不再进行 D.外界条件改变,反应会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平衡 3.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反应2SO2(g)+O2(g)2SO3(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反应停止 B.SO2与S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C.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D.SO2的消耗速率与SO3的生成速率相等 4.(2024河北廊坊高一期末改编)利用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合成甲醇(CH3OH):CO2(g)+3H2(g)CH3OH(g)+H2O(g),下列说法可以表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单位时间内消耗3 mol H2,同时生成1 mol CH3OH B.CH3OH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C.3v(CO2)=v(H2) D.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改变 5.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s)C(g)+D(g),下列描述中不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B.C(g)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D,同时生成2n mol A 6.某温度下,在2 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均为气态)间进行反应,其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依图回答: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2)反应起始至t min(设t=5),Y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 (3)在t min时,该反应达到了    状态,下列可判断反应已达到该状态的是   (填字母)。 A.X、Y、Z的反应速率相等 B.X、Y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3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生成1 mol Z的同时生成2 mol X E.X、Y、Z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F.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发生改变 B级关键能力提升练 7.化学反应限度的调控在工业生产和环保技术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若设法提高化学反应的限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能够节约原料和能源 B.能够提高产品的产量 C.能够提高经济效益 D.能够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8.(2024河北唐山高一期中改编)已知反应:2X(g)+Y(g)2Z(g),某研究小组将4 mol X和2 mol Y置于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测定不同时段内X的物质的量,得到如下表数据: t/min 2 4.5 5 6 X/mol 2.8 2.4 1.2 1.2 根据以上信息作出的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不会改变 B.反应在5.5 min时,v正(X)=v逆(Z) C.6 min时,容器中剩余0.6 mol Y D.其他条件不变,将X的物质的量改为10 mol,则可得4 mol Z 9.(2024河北石家庄高一期中)常温下,向烧杯中加入10 mL 1 mol·L-1 FeCl3溶液和10 mL 2 mol·L-1 KI溶液,c(I-)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不考虑溶液混合时体积的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0=2 B.3~8 min内,Fe3+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 mol·L-1·min-1 C.8 min时,向烧杯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 D.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2I-2Fe2++I2 10.硫—碘循环分解水制氢主要涉及下列反应: Ⅰ.SO2+2H2O+I2H2SO4+2HI Ⅱ.2HIH2+I2(g) Ⅲ.2H2SO42SO2+O2+2H2O (1)分析上述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填字母,下同)。 A.反应Ⅲ易在常温下进行 B.反应Ⅰ中SO2氧化性比HI强 C.循环过程需补充H2O D.循环过程产生1 mol O2的同时产生2 mol H2 (2)在一定条件下,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能说明反应Ⅱ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物质的浓度相等 D.H2、HI、I2三种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