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讲 健康地生活 任务一 传染病及其预防 1.连线(请将左侧具体做法与右侧相关的预防传染病措施用线连起来)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答案] ①④—A ②③—C ⑤⑥—B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流感病毒引起人体患流感,流感病毒是传染源,流感患者是病原体。 (×) (2)传染病的传播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 (3)传染病不同于其他疾病的特点是其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 (4)与患艾滋病的人正常握手、拥抱和用餐会传染疾病。 (×) (5)要消灭传染病,就必须同时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 (6)乙型肝炎、贫血、腮腺炎、小儿麻痹症都属于传染病。 (×) ,传染病的流行环节和预防措施 1.(2024·泰安中考)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可能患乙型肝炎(简称乙肝)。乙肝病毒广泛存在于患者的体液中,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母婴等方式传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肝病毒属于乙肝的病原体,乙肝患者属于乙肝的传染源 B.没有患过乙肝的健康人群属于乙肝传染病的易感人群 C.乙肝病毒侵入人体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注射时使用一次性注射用具属于预防乙肝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B [乙肝病毒是引起乙肝的病原体,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乙肝患者属于乙肝的传染源,A正确。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没有患过乙肝的健康人群可能已经注射乙肝疫苗,对乙肝病毒具有免疫力,因此,没有患过乙肝的健康人群不一定属于乙肝传染病的易感人群,B错误。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吞噬细胞吞噬消化乙肝病毒属于第二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C正确。注射时使用一次性注射用具可以防止乙肝病毒的传播,属于预防乙肝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D正确。] 2.(2024·泰安三模)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从传染病的角度看,流感病毒是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 B.流感病毒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进行繁殖 C.对流感患者的用具进行彻底消毒,这种预防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D.接种流感疫苗可以获得一定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 [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故从传染病的角度看,流感病毒是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A错误;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靠自己的遗传信息和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病毒,B正确;对流感患者的用具进行彻底消毒,这种预防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不属于保护易感人群,C错误;接种疫苗可以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抗体,抗体具有专一性,所以接种流感疫苗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D错误。] [感悟提升] (1)传染源≠病原体: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发育和繁殖并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2)吸血的动物属于传染病流行环节中的传播途径,如蚊子。 任务二 免疫与计划免疫 1.连线 (1)根据你所学的有关人体三道防线的知识,进行正确的连线 a.第一道防线 C.免疫器官的免疫作用 b.第二道防线 c.第三道防线 [答案] A—a B、D—b C、E—c (2)在下列实例与免疫类型之间连线 A.非特异性免疫 B.特异性免疫 [答案] ①③—A ②④—B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器官移植的困难是机体对移植器官的排斥,因为植入的器官组织细胞相当于抗体。 (×) (2)某人患阑尾炎时,血液中的白细胞增多,这属于特异性免疫。 (×) (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