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48508

中考生物复习第四单元第12讲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课件(共118张PPT)+学案(教师卷)

日期:2025-04-30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59080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中考,课件,教师,学案,PPT,118张
    第12讲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任务一 排泄及泌尿系统的组成 1.填图 2.识图 (1)指出字母所代表的结构的名称 [A]皮质,[B]髓质,[C]肾盂,[D]输尿管。 (2)每个肾单位是由[③]肾小球、[⑥]肾小囊和[⑦]肾小管构成。图中①②分别代表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 (3)⑦主要分布在甲图中的[B]髓质里。 (4)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⑦]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壁都很薄,这有利于肾小囊对物质的过滤作用。 (×) (2)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液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由于膀胱能暂时贮存尿液。 (√) (3)尿检中,出现血尿,可能是肾小管发生病变。 (×) (4)肾脏、肺和汗腺排出的废物是由血液从细胞运输来的。 (√) (5)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形成的液体与血浆相比,不含葡萄糖。 (×) (6)正常情况下原尿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质,但有小分子蛋白质。 (√) (7)正常情况下人的血浆、原尿、尿液的相同成分是水、尿素、蛋白质等。 (×) 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1.下列有关人体泌尿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B.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C.进肾小球的血管是小动脉,出肾小球的血管是小静脉 D.排尿意义是排出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生理功能 C [肾动脉进入肾脏后经过反复分支形成入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形成肾小球,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又在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C错误。] 2.(2024·岱岳三模)如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尿液排出的途径是①→②→③→④ B.肾静脉中流动的是尿素含量较少的静脉血 C.如果结构②发生病变,则会引发糖尿病 D.人体排尿既能排出废物,又能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C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输尿管将肾脏形成的尿液输送到膀胱,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再从尿道排出体外。因此,尿液排出的途径是①→②→③→④,A正确;肾静脉是体循环的静脉,流的是静脉血,肾动脉中的尿素经过肾小球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后,以尿的形式排出,所以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的尿素含量低,B正确;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C错误;排尿对于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排出废物,还能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生理功能,D正确。]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3.(2023·泰安中考)四种物质在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的含量如表所示(单位:克/100毫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物质名称 血浆 原尿 尿液 尿素 0.03 0.03 1.8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72 0.72 1.1 大分子蛋白质 8 0 0 A.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进入肾小囊 B.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后进入毛细血管 C.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尿素和无机盐没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D.与流入肾脏的动脉血相比,流出肾脏的静脉血中尿素等废物含量减少 C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大分子蛋白质在血浆中是8,而在原尿中是0,说明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进入肾小囊中,形成原尿,A正确;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葡萄糖在原尿中是0.1,而在尿液中是0,说明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后进入毛细血管,B正确;结合分析可知,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尿素没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吸收,C错误;肾动脉中的尿素经过肾小球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后,以尿的形式排出,因此与流入肾脏的动脉血相比,流出肾脏的静脉血中尿素等废物含量减少,D正确。] 4.(2024·泰安三模)如图是人体肾单位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与入球小动脉相比,2内流动的液体含有较多的二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