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48509

中考生物复习第一单元第1讲生物和生物圈课件(共118张PPT)+学案(教师卷)

日期:2025-04-30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1次 大小:46245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生物,中考,教师,学案,PPT,118张
    第1讲 生物和生物圈 任务一 生物的特征 1.连线(请将下列现象与其对应的生物特征用线连接起来) A.挥汗如雨       a.生物能生长 B.茁壮成长       b.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弱肉强食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生生不息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E.打草惊蛇       e.生物能繁殖 F.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f.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G.大树底下好乘凉    g.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答案] A—b B—a C—c D—e E—d F—g G—f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珊瑚每年都在生长,因此珊瑚属于生物。 (×) (2)动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植物却不能。 (×) (3)“汗流浃背”体现了生物生命活动需要营养物质。 (×) (4)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有的是单细胞生物,有的是多细胞生物。 (×) (5)因为机器人能够演奏曲子,所以它是一种生物。 (×) 生物与非生物的判定 1.(2024·泰安一模)我国深海潜水器“蛟龙号”在西北太平洋雅浦海沟进行探测并采集了样本,下列不能作为判断样本是生物的依据的是(  ) A.能否呼吸  B.能否繁殖 C.能否自由运动  D.能否遗传变异 C [生物不能用能否自由移动判断,例如植物不能自由移动,但是属于生物,故不能用能否自由运动来判断是否为生物。] 2.(2024·泰安期中)下列选项中全是生物的是(  ) A.机器人、铁树  B.病毒、空气 C.细菌、蜻蜓  D.水、大熊猫 C [铁树、病毒、细菌、蜻蜓、大熊猫都具有生长、繁殖、新陈代谢等生物特征,都属于生物;而机器人、空气、水不具备以上生物特征,不属于生物。] [感悟提升] 只有生物才具有生命现象。判断生物和非生物的依据是看该物体是否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特征的判断 3.(2024·新泰一模)菟丝子是寄生性植物,遇到适宜寄主就缠绕在上面,在接触处形成“吸器”伸入寄主,从寄主获取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这说明(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进行呼吸 C.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A [菟丝子(一种植物)可以用“吸器”从其他植物获取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这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4.(2024·泰安一模)谚语“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是描写冬眠动物的出眠景象。某些动物在环境温度下降时会进入冬眠,这种现象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A.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D.生物都能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B [谚语“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是描写冬眠动物的出眠景象。某些动物在环境温度下降时会进入冬眠,这种现象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任务二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连线(请将下列现象与其对应的非生物因素用线连接起来)     现象           非生物因素 A.猫头鹰夜间捕食田鼠   a.温度 B.沙漠植物一般叶小、根长   b.空气 C.北极狐比非洲沙狐的耳朵小很多  c.水 D.阴雨天,鱼儿常把头露出水面  d.阳光 E.海洋深处水生植物少 [答案] A—d B—c C—a D—b E—d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揭示了动物之间的竞争。 (×) (2)人和人体肠道内的正常菌群之间属于共生关系。 (√) (3)水稻与田中的杂草是合作关系。 (×) (4)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判定 1.(2024·临清一模)黏虫是一种危害玉米、棉花等农作物的昆虫,它的幼虫啃食植物的叶片,会造成作物减产,某生物学课外小组为了探究湿度对黏虫幼虫取食的影响,做了如下设计,为使实验更加严谨,需要修改的内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