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识专项训练(一) 1.D(3分) 【解析】《故乡》选自小说集《呐喊》。 2.B(3分) 【解析】“颈联和尾联”有误,应为“颔联和颈联”。 3.A(3分) 4.A(3分) 5.(1)√ (2)× (3)√ (4)√(共4分。每空1分) 6.A D C B(共4分。每空1分) 文化常识专项训练(二) 1.C(3分) 【解析】范仲淹不属于“唐宋八大家”。 2.D(3分) 【解析】《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赠给同乡后学马生的赠序,选项中“书序”表述有误。 3.B(3分) 4.B(3分) 5.(1)√ (2)× (3)√(共3分。每空1分) 6.敬称 寒舍(共2分。每空1分) 7.【示例】(1)提携玉龙为君死/闻道龙标过五溪/但使龙城飞将在/双袖龙钟泪不干(1分) (2)赵子龙/九纹龙/卧龙/白龙马(1分) (3)龙抬头/赛龙舟/舞龙(1分) (4)龙马精神(1分) 文化常识专项训练(三) 1.A(3分) 【解析】《灰姑娘》是格林兄弟的作品 2.B(3分) 【解析】后世多称《玉树后庭花》为亡国之音。 3.B(3分) 【解析】簪和缨是古代贵族的帽饰。 4.(1)× (2)× 【解析】“射”指投壶。 (3)× 【解析】苏轼号东坡居士。 (4)√(共4分。每空1分) 5.①拙作 ②舍弟 ③令堂 ④贵府 ⑤高寿(共5分。每空1分) 6.(1)七夕(乞巧)(1分) 女子会向织女星乞求智慧和技能,也会展示自己的手工艺品,以庆祝和祈求美好的爱情和幸福(2分) (2)清明(1分) 禁止烟火,只吃冷食,人们会举行祭祀、扫墓等活动(2分) (3)中秋(1分) 赏月、吃月饼、燃放烟火等,庆祝丰收和家庭团圆。(2分) 7.①忘年之交 ②莫逆之交 ③患难之交 ④君子之交(共4分。每空1分) 1文化常识专项训练(一) 限时:20分钟 满分:20分 得分: 1.下面有关文学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类似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布衣”代指平民,“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其代表作有《羊脂球》《项链》等,他与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C.明清的科举制度中,全省的考试一般称为“乡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参加的就是乡试。 D.鲁迅原名周树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故乡》都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古代常用“迁”表示官职的调动,“左迁”意为降职。 B.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一般说来,律诗的颈联和尾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 C.“达于汉阴”里的“汉阴”指汉水南岸。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D.“号”是文人或有身份地位的人以住地或室名为自己取的别称。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 3.下列对节日或节气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对联“闻得春雷动,只是一声,虫醒桃开莺恰恰;说来地气苏,正逢二月,牛耕日暖雨微微”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B.春节又称“过年”,其活动有三个特点:一是响(放鞭炮),二是红(贴春联),三是火(点灯守岁)。 C.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日。这一天里,人们有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等习俗,辛弃疾写“东风夜放花千树”就是在描绘元宵节盛况。 D.小暑表示炎热将至,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处暑预示着炎热夏季即将过去。小暑、大暑是夏季的节气,处暑是秋季的节气。 4.太爷爷的百岁寿辰将至,家人们要为他举办寿宴。爷爷拟写了邀请函的正文,经推敲后发现加点词不妥,可换成( )(3分) 喜逢父亲百岁寿辰,兹定于农历腊月18日18:00在广元市国际大酒店松鹤厅举办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