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50700

初中历史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5-04-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833975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初中,PPT,27张,课件,内迁,各族
  • cover
(课件网) 17.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1 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1 北方各族的内迁 1 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 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第一句: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①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吴、蜀两国日益衰落 ②曹魏中期,大臣司马懿打败了政治对手,逐渐控制 了魏国的军政大权 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司马懿出身于世族豪门,他死后,他的两个儿子相继专权。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汉晋春秋》 263年,魏灭蜀,结束“三国鼎立” 266年,司马炎称帝,改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西晋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王濬(jùn)伐吴 西晋灭吴前夕,王濬受命在长江上游建造战船,作战前准备。造船废弃的木块顺长江漂到吴地,地方官员已经看出晋必然要攻打吴国,但孙吴统治者却无动于衷。王濬所造大船,可载2000多人。船造好后,西晋果然发动了灭吴战役、六路大军水陆齐发。王濬乘坐大船,率领大军从长江上游顺流而下,冲破了孙吴在江中设立的重重障碍,兵临建业城下。随后,孙吴灭亡,西晋完成统一。 石崇王恺斗富 八王之乱与西晋晋灭亡 材料二:西晋人鲁褒作《钱神论》讥讽道:“(钱)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tà)。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 ———《晋书·鲁褒传》 材料一: 这两则材料说明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风气?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这两则材料说明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风气?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说明当时社会奢靡之风盛行,腐败严重,有的官员甚至比皇帝还要富裕。 原因: ①西晋格外照顾世家大族的利益,允许他们占有大量土地,还给予很高的官位。 ②许多人没有治理国家的才干,只知道维护自己家族的权势,在生活上以豪华奢侈为荣,追求享乐。 西晋建立 266年 280年 316年 西晋统一 西晋灭亡 为什么西晋王朝如此短暂呢 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又陆续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诸王手握重兵,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 西汉和西晋都分封过诸王。想一想:分封诸王对中央政权的统治会产生什么影响? 积极:分封制之下,受封诸王获得土地和人口,作为交换,他们也有保卫王畿、保护国君、交纳贡赋等义务。 消极:由于各诸侯王在封地内拥有绝对的统治权而成了大大小小的独立王国。在一定条件下,这些王国势力逐步壮大,直接或间接威胁国君的安全,酿成诸王争霸,征战不断。国君势力衰微,甚至大权旁落,最终导致国家分裂,人民也陷于苦难之中,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分封制也是会威胁中央集权统治的。 八王之乱 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mí)(肉粥)?” ———《晋书·惠帝纪》 八王之乱从291年开始,先后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义、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争夺皇位,在洛阳一带相互攻杀,战乱历时16年。 八王之乱进入尾声之际,成都出现一个与西晋并立的成汉割据政权。这是统一王朝分裂的开始,也表明经过八王之乱的内耗,统治者已经没有力量制止分裂了。 西晋朝廷向内迁各族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甚至掠卖各族民众为奴婢。 暴政使民族矛盾激化,内迁的少数民族起兵反晋。 316年,内迁的匈奴人攻陷西晋都城,腐朽的西晋王朝在八王之乱和内迁各族武力进攻的双重打击下灭亡。 (1)这场战乱给北方社会造成巨大灾难,人民饱受痛苦。 (2)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出现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3)这场战乱历时十几年,严重削弱了西晋的国力,成为西晋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魏晋以来积蓄,扫地无遗。 ———《资治通鉴》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北方民族迁往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