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50980

8.2.2金属的化学性质课件(共27张PPT 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27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157009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8.2.2,九年级,化学,初中,2024,人教
  • cover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8.2.2 金属活动性顺序 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培养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化学观念: 构建 “金属活动性顺序反映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决定金属化学行为” 的化学观念,理解化学变化的规律性和本质。 科学思维: 借助实验设计、现象分析和结论推导,提升逻辑推理、归纳总结和演绎推理能力;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预测化学反应,培养创造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铝、铜、银等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理解并记忆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难点 设计合理实验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 从微观角度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本质; 灵活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导入 课前导入 大家都知道 “点石成金” 的传说,在现实中,虽然不能真的把石头变成金子,但金属之间确实存在着奇妙的 “转化魔法”。就像我们看到有些金属制品能长久保存,有些却容易生锈损坏,这背后其实和金属的 “活泼程度” 有关。那如何判断不同金属谁更 “活泼” 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踏上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奇妙之旅,去发现金属之间 “实力比拼” 的秘密! 01 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实验现象及分析 →现象: 浸入溶液中的铝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化学方程式: 2Al + 3CuSO4=Al2(SO4)3 + 3Cu →金属活动性比较: Al>Cu 实验现象及分析 →现象: 浸入溶液中的铜丝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 →化学方程式: Cu + 2AgNO3=Cu(NO3)2 + 2Ag →金属活动性比较: Cu>Ag 而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铜和硫酸铝不反应,金属活动性:Al>Cu 分析与结论 (1)上述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特点是什么?它们属于哪种反应类型? (2)通过上述实验,你能得出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吗? 通过上述实验,得出Al、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l>Cu>Ag。 上述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特点:由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它们都属于置换反应。 金属活动性顺序 经过许多实验研究,人们总结出了常见金属在水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 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一般情况下,它可以帮助你作出以下预测和判断: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稀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方法导引———预测 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我们可以预测某种金属是否能与稀盐酸、稀硫酸或其他金属的化合物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预测是在已有信息的基础上,依 据一定规律和方法对未知事物所进行 的一种推测。在化学研究中,可以通 过化学实验等方法来验证所作预测的 合理性,其思路可用右图表示。 02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应用: 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依据: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举例: Zn的位置比Fe前,因此Zn的活动性比Fe强,Zn比Fe活泼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应用: 判断金属与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 →依据: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稀盐酸、稀硫酸中 的氢;位于氢后面的金属不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举例: Zn的位置在氢前,因此Zn可以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Cu的位置在氢后,因此Cu不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