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 ~ 四单元质量评估卷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道试题,每题2分,计24分。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下是一幅关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的地图。图中②地区的文明成果是 ( ) A.象形文字和金字塔 B.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 C.甲骨文和青铜器 D.梵文和佛教 2.现代印度社会仍然存在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的社会陋习。这一社会陋习起源于古代印度的 ( ) A.佛教 B.奴隶制民主政治 C.种姓制度 D.《汉谟拉比法典》 3.下面示意图描述的是某宗教的传播路线,该宗教是( ) A.佛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4.远征在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汇,扩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围 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在世界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一“意义”指的是( ) A.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B.征服了东方几个不同文明 C.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D.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5.据统计,1世纪时,罗马全年的节庆娱乐日为66天;2世纪时,节庆娱乐日有123天;4世纪时,节庆娱乐日增至175天。在节日里,奴隶角斗、斗兽、戏剧、赛车等活动皆由国库开支。这会对罗马帝国造成的后果有( ) ①导致斯巴达克起义的爆发 ②使人们沉迷享乐 ③促进经济迅速发展 ④使国家的财政负担日益沉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世界古代各区域的文明成果反映了人类早期文明的发展水平。下表中的内容体现了古代文明具有 ( ) 文明古国 古代埃及 中国 古代希腊 文明特点 大河文明、集权政治、浓厚的宗教意识 农耕文明、中央集权 海洋文明、奴隶制民主政治 文明成就 金字塔、象形文字 青铜器、甲骨文 帕特农神庙、《荷马史诗》 A.传承性 B.多元性 C.统一性 D.交互性 7.小李同学在复习某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时,制作了如下年代尺,据此可以判断这个国家是 ( ) A.奥斯曼帝国 B.法兰克王国 C.阿拉伯帝国 D.罗马共和国 8.刘景华在《人类六千年》中写道:“由于层层封受土地,9世纪一10世纪的西欧便形成了一种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关系(如下图)。”这种“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关系”的纽带是( ) A.血缘关系 B.仆从制关系 C.土地的封赐 D.授予爵位 9.“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是中世纪时形容城市的一句谚语。对此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城市有比庄园更加优越的自然条件 B.城市相对庄园有更多的自由和自治权 C.城市的空气比较清新,让人感到很自由 D.城市已完全摆脱了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10.查士丁尼皇帝统治时期被认为是拜占庭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其原因主要在于他前所未有的文治和武功。这里的“文治”主要是指( ) A.推动基督教的广泛传播 B.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C.抗击奥斯曼帝国的入侵 D.对罗马法的保存与整理 11.《全球通史》中记载:“源起于沙漠中的宗教,在短短一个世纪内就已发展成为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大帝国。到750年,它统治了从比利牛斯山到信德省、从摩洛哥到中亚的广大地区。”这一帝国和宗教分别是( ) A.古代印度—佛教 B.波斯帝国—伊斯兰教 C.拜占庭帝国———基督教 D.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教 12.从“亚历山大的东征”“阿拉伯帝国的扩张”“阿拉伯数字的传播”“大化改新”等内容中提炼出一个学习主题,其名称应是( ) A.古代世界科学技术 B.宗教的传播 C.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D.殖民扩张和掠夺 二、非选择题(共3道试题,计36分) 13.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A中,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的土地,称为“ ”,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 ”;图B中,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 ”,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 、教育自主权。(每空1分,共4分) 材料二 13世纪的欧洲处于变革的阵痛之中,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