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55566

人音版(2012)音乐六年级上册第6课 丢丢铜仔 课件(共16张PPT内嵌音视频)

日期:2025-10-03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1次 大小:483459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人音版,铜仔,内嵌,PPT,16张,课件
  • cover
(课件网) 《丢丢铜仔》 模拟山洞里滴水落地的声音 民族管弦乐 赵咏山曲 《丢丢铜仔》 《丢丢铜仔》,又名丢丢铜儿,丢丢铜或丢丢咚。是一首流行于福建和台湾宜兰县的童谣(民歌)。风格属于台湾汉族童谣,又称“宜兰调”。 儿童民歌描写的是老式火车穿过隧道、道顶落水的情景。 台湾宜兰县 《丢丢铜仔》又称“宜兰调”。最初表现为两百年前,台北山区交通不便,伐木者通过河里的水流,将宜兰地区采伐的木材送到淡水。从淡水回家的路上,他们边走边唱,唱成了这首歌曲。歌词中“丢丢铜仔”是象声字,模拟他们经过山洞时听到滴水落地的声音。后来宜兰通火车了,这首歌曲又改成了一首表现山里孩子迎接火车进山的欢快歌曲。以此曲为音乐素材改编和创作的器乐曲和声乐曲非常多,今天我们要欣赏的就是一首由民族管弦乐演奏的《丢丢铜仔》。 完整聆听全曲,仔细思考: 1.乐曲的主奏乐器是什么?演奏形式是什么? 2.乐曲可以分成几个乐段 二胡 民族管弦乐 三个乐段 聆听引子部分: 速度、力度是怎样的? 力度逐渐增强、速度是中速 聆听主题一 1.这一主题音乐情绪是怎样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2.这段主题旋律有几个乐句? 活泼轻快 二胡 三个乐句组成 聆听主题一 1.这段主题旋律,你还发现了什么规律? 2.你还听到了什么乐器的加入,他们出现在哪个乐句? 每个乐句的结束音都在5音上 第三乐句有锣和鼓的加入 聆听主题一 1.主题旋律在第一乐段一共出现了几次? 2.在第几次时旋律发生了变化?它有什么变化? 一共出现3次 第三次旋律发生了变化,音乐发生了变奏,情绪更加活泼激动 1.这一乐段主奏乐器是什么? 2.与第一乐段音乐相比情绪、节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二胡 情绪变得悠扬抒情 节奏变得舒展 聆听主题二 第二乐段变奏部分 1.音乐出现了几次变奏? 2.变奏部分的音区有什么变化?你听到了哪类民族乐器演奏? 两次变奏 第一次音区移高,除了有拉弦乐器:二胡,还加入了打击乐器:鼓、钹、锣和吹奏乐器:笛子、笙 第三乐段+尾奏 1.它与哪一个乐段旋律相似?这一乐段主题旋律出现了几次? 2.情绪、音区发生了什么变化? 3.乐曲结尾速度有什么变化? 与第一乐段主题旋律相似,主题旋律出现了两次 情绪更加激动 音区移高 乐曲结尾速度先变慢,最后回到原速 合唱版本 丢丢铜仔 民族管弦乐 曲式结构 引子+A+B+A'+尾奏 民族管弦乐《丢丢铜仔》 《丢丢铜仔》 《宜兰童谣》(片段) 演奏形式 民族管弦乐合奏 西洋管弦乐合奏 主奏乐器 二胡 单簧管 长笛 弦乐 音乐素材 《丢丢铜》 《丢丢铜》《天黑黑》 对比聆听 感谢聆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