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55806

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日期:2025-05-0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9次 大小:9661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山东省,期中,答案,扫描,试题,历史
  • cover
5杜甫在田园诗《春水》中写道:“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 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阶段练习 浴故相喧。”他在诗中提到的“递筒”是唐朝时期发明的 七年级历史试题 A灌涿工具 B拔秧工具 C.播种工具 D.犁地工具 6.唐都长安约有百万人口,其中有来自中亚、波斯、大食、新罗等地的商人、使 第I卷(选择题共20分) 节、留学生数千人。很多外商在西市开设货栈,买卖货物。这反映出 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 A,唐朝政治制度完备 B.长安城布局严整对称 1.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仓。经考古发掘,含嘉仓遗址面积达 C.唐朝民族关系和睦 D,长安是国际性大都市 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这种规模宏大的仓窖,不仅数目繁多,而且库 7.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提到:“玄宗本人的变化,是当时社会危机难以克服 藏巨大,在隋朝运河地区普谊建立,这些仓窖遗址可用于研究隋朝 的主要原因。开元初,他注意节俭,反对铺张浪费。天宝时则骄奢淫逸,挥霍无 A.国家统一的条件 B.财政经济的状况 度。”唐玄宗的变化寻致了 C.政治制度的创新 D.商业发展的水平 A黄巾起义,东汉名存实亡 B.开元盛世,唐朝走向鼎盛 2.“隋唐大运河是中国运河开创性成就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古代运河的杰出代表, C.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D.黄巢起义,唐朝走向灭亡 是中华文明繁荣发展与传承的重要见证。”该材料是评价大运河的 8.史学家黄仁学在《中国大历史》中说:“黄巢渡过长江四次、黄河两次。这位 A.开通原因 B.开凿经过 C.经济价值 D.历史地位 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流寇发现唐帝国中有无数的罅隙(缝隙)可供他自由来去,各处 3.在评价唐太宗时,《旧唐书》主要肯定了他的善于用人和虚心纳谏;《新唐书》 地方官员只顾得本区的安全,从未构成一种有效的战路将他网罗。”这说明 主要背定了他在平隋建唐和国家治理方面的贡献,同时也提到了他好大喜功等不 A.黄巢起义军灭亡了唐朝 足。由此可以看出 B.黄巢起义军战斗力极强 A.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 C.黄巢起义导致藩镇割据的局面逐渐形成 B.两部史书对唐太宗的评价完全一致 D.落镇割据局面有利于黄巢起义军的发展 C.历史评价带有主观性,需多方考证 9.《廿二史札记》中记载:“五代诸镇节度使,未有不用助臣武将者…五代之 D.《新唐书》的史学价值高于《旧唐书》 乱,朝廷威令不行,藩帅劫财之风,甚于盗贼,强夺枉杀,无复人理。”这说明 4.诗歌往往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重大历史事件或社会风貌。下列诗歌中, “五代之乱”产生的历史根源是 反映唐朝社会经济高度繁荣景象的是 A.武将拥兵自重 B.外戚势力膨胀 A.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C.农民起义频发 D.外族入侵不断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10.周世宗改革所起的最大作用是 C.故乡若问登科事,便是当初老榜官 A加强中央集权 B.减轻农民负担 D.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