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65420

福建省宁德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答题卡)

日期:2025-04-2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7次 大小:25006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福建省,试题,答题,答案,版含,PDF
    2025 年宁德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积累与运用(23 分) 1.(8 分) ①海内存知己 ②天涯若比邻 ③必先苦其心志 ④九万里风鹏正举 ⑤长风破浪会有时⑥直挂云帆济沧海⑦受任于败军之际⑧奉命于危难之间 评分说明:每空 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给分。 2.(9 分) (1)(3分)①符 ②昔 ③淀 评分说明:每字 1分。 (2)(3分)B (3)(3分)错误关联词:即使……也…… 示例:“即使……也……”改为“既……又……” 评分说明:写对关联词 1分,修改正确 2分。 3.(6 分) 一等(6-5 分) 6分示例: 《儒林外史》中范进和周进两个人物容易混淆,可以先用“选择性阅读”锁 定两人情节,接着运用“精读”的方法对比:范进中举后狂喜发疯,周进屡试不 第后在贡院撞号板痛哭,都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二等(4-3 分) 4分示例: 《水浒传》中“武松打虎”和“李逵杀虎”两个情节容易混淆,可以运用“选 择性阅读”和“跳读”的方法进行阅读,对比两人打虎的过程。 三等(2-1 分) 2分示例: 《西游记》中孙悟空三次借芭蕉扇的情节容易混淆,可以用“精读”的方法。 评分说明:要素与等级评价相结合。 “阅读方法”2分,“人物或情节”2分,语言表达 2分。 一等6-5分,能结合名著内容合理地阐释如何运用阅读方法厘清人物或情节, 表达流畅;二等4-3分,能结合名著内容较合理地阐释如何运用阅读方法厘清人 物或情节,表达基本通顺;三等 2-1分,有结合名著内容,但缺乏合理阐释如何 运用阅读方法厘清人物或情节,表达不通顺;四等 0分,完全答非所问,或观点 错误,或未作答。 二、阅读(67 分) (一)(22 分) 4.(2 分)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万仞”突 出山的高耸。 评分说明:修辞手法 1分,妙处 1分。 5.(2 分) 幽美(宁静)、闲适(恬淡)。 评分说明:意对即可。 6.(3 分)D 7.(3 分) 1 (1)曾经 (2)成仙 (3)命令 评分说明:每小题 1分,意对即可。 8.(6 分) (1)(3分)道士对这件事感到奇怪,就把九转丹砂的法术传授给她。 评分说明:句意正确 2分;“奇”翻译正确 1分。 (2)(3分)现在乌桕的叶子飘落到溪水中,(溪水)颜色都碧绿美丽。 评分说明:句意正确 2分;“碧”翻译正确 1分。 9.(6 分) 峻山碧水造就了美丽景色;名人活动增添了山的名气;神话传说增添了神秘色彩。 评分说明:每点 2分,意对即可。 (二)(21分) 10.(3 分)A 11.(6 分) 将秋雨比作笔墨,描绘秋雨绵柔飘逸、酣畅淋漓的特点(2分);将昭陵古镇的 江天比作水墨画,形象表现昭陵古镇雨雾朦胧、浓淡相宜的画面感(2分);呼 应标题“水墨昭陵”,奠定全文诗意基调(2分)。 评分说明:每点 2分,意对即可。 12. (6 分)①临危受命、爱国护国的担当精神;②志在四方、豪气干云的男儿 气魄;③厚重温馨、壮气满溢的文化底蕴。 评分说明:每点 2分,意对即可。 13.(6 分)文章既有昭陵典型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的描写,又穿插大量的历 史典故;读者在阅读中能感受到昭陵的豪气干云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篇游记中, 作者在历史与现实中自由切换,语言优美典雅,增添了游记的深度与厚度。 评分说明:每点 2分,意对即可。 (四)(24 分) 14.(3 分)C 15.(3 分)C 16.(3 分)引用于谦的诗句强调了积累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这样更有说服力。 评分说明:“引用”1分,作用 2分。意对即可。 17.(6 分) ①“语文学习的黄昏”到来了。 ②AI 时代,语文的学习要找到与 AI 互补共生的新路径。 ③基础性、重复性的工作交给 AI,我们探索领悟更深层次的语文。 ④格式化的写作交给 AI,我们在语文学习中汲取养分,润泽心灵。 评分说明:①②各 1分,③④各 2分,意对即可。 18. (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