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春一中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科试卷(2025.4) (学校指定命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桃花源记》中“芳草鲜美,① ”是桃花林清新美好的环境;.《小石潭记》中“凄神寒骨, ②上”是清幽的贤色引发的孤凄 《关雎》中“③ ,④ ”是借和鸣的水 鸟起兴:《子衿》中“⑤ ,③ 一”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对恋人深深的思念;《送杜少 府之任蜀州》中“⑦ ;⑧ ”是超越时空的真挚友谊。 二、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7分。 2名著阅读交流。 《经典常谈》悦读卡 1)《≤说文解字>第一》提到汉字的造字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甲骨文“)” 经字形似月亮,据此你推测“月”是、造字法。 典 (2)《<诗经>第四》提到“诗言志”即诗歌的育人作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来 指治玉,这里将玉比人。谈淡它对做学问的教育意义:土。 荐 (3)小语对历史感兴趣,你推荐她阅读(选择范围:《周易》《战国策》《史记》)我推荐 经 典 理由: 三、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3.阅读下列语段,按要求作答。 古诗内容尤为丰富,风格多样。有的清新恬淡,描绘了①ǎ0洁如霜的家乡之月;有的气势 ②pngb6,描绘了金戈铁马的征战场面;有的豪放③piāoy1,描绘了雄奇④瑰丽的想象世界… 古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读诗不仅能够增强精神境界,而且能带来审美愉悦。我们 从古诗中 精神养分的同时,还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守正创新, 让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在新时代 出蓬勃生机。 (1)按要求填写拼音或汉字。(4分) ① ② ③ ④ (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汲取 与时俱进 焕发 B.获取 与时俱进 迸发 C.汲取与日俱增 迸发 D.获取与日俱增 焕发 (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3分)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大题,共4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23分) 八年级语文第1页,共7页 、、织布 刘贤春 ①父亲端坐在织布机上,双脚躁动着踏板,两排纵纱绕过一个横梁垂直落下,插在因定地面的 沙锥上。随着踏板的律动,一上一下交替“咬”成45度纱口。 ②父亲右手拽动着“溜子”,(插纱的木制钻子),让它来回横穿于“纱口”:左手则前后有节 奏地拉动着底部长同织出布宽的木梳子(俗称“创子”)…随着“咔嚓,咔察”的一曲曲“乐章”, 一匹匹厚薄匀称、宽窄统一的漂亮手工制布就诞生了。 ③母亲端坐在纺车一角,一边纺着棉纱,一边不时抬头瞄一眼织布机,似乎在检查父亲织出的 布有无瑕疵。父亲则全神贯注,嘴里哼着小曲而全然不知。母亲莞尔一笑,使劲摇动着纺车,捏着 棉絮条的左手如春蚕一样吐出洁白的纱线来。 ④于是,纺车的“鸣啦鸣啦”声和着织布机的“咔嚓咔嚓”声,演奏成一曲“男织女纺”的幸 福生活交响乐。织得好布,需种得好棉。 ⑤早春,太阳刚刚探头,农家就要为来年的棉花忙乎开了。父母提着棉种下地套种棉花,这边 撸着麦苗、莱苗,那边打凼下种,一墒摘一行行,露水很快打湿了衣裳。 ⑥套种茬口会影响棉花的幼苗生长,为了避开茬口,农人发明了育苗移栽。再后来,又用旧书 报糊纸筒育苗,把育苗时间大大提前,既节省了劳力,义提高了种棉质量。再遇上个好雨水,任 棉花“噗噗”地一个劲儿疯长。 ⑦收得好棉,还得有锄功。 ⑧“秧薅三遍涨破壳,棉锄三焦白似雪。”勤锄地,不仅为了除杂草,不让它与棉苗争养分, 关键是能保持土壤松软,促进根系发达,让棉核结得丰、棉朵开得大、棉丝长而棉质好。 ⑨经过由春到夏的孕有,笑开口的棉桃实在按捺不住,争先恐后地开放了。一朵朵棉花像白 云飘落,一块块棉田宛若雪被铺就,十分壮观。棉花的主人们挎着竹篮,满心欢喜下地采棉,只听 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