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025中考】 文学类作品阅读专题复习(二) 赏析类题型 文学类作品阅读高频考点突破: 目录 壹 设问方式 贰 技法点拨 叁 方法演练 肆 真题强化 设问方式 第一章 (1)请赏析文中加点词语“……”的妙处(作用、好处)。 (2)文中某句话里的“……”一词能否换成“……”,为什么? (3)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从……角度(修辞、描写方法等)赏析句子“……”。 (5)说说下列句子好在哪里。 词语赏析 句子赏析 设问方式 技法点拨 第二章 第一步:角度(确定赏析角度) (1)修辞角度:比喻、拟人、对比、夸张、排比、引用...... (2)描写角度:人物描写(外、语、动、心、神)、环境描写 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细节描写 (3)词语角度: 1.词性:动词、形容词、副词、拟声词、叠词 2.词义:理解词本义→揣摩语境义→表达情感 3.感彩:特别注意褒贬词反用的情况 生动形象 突出强调 突出强调 有韵律美 突出强调 丰富内容 有文学色彩 准确精炼生动形象 准确 生动 生动逼真 身临其境 音韵和谐 渲染气氛 技法点拨 第一步:角度(确定赏析角度) (4)句式角度 (5)表现手法角度:对比、衬托、照应、铺垫、伏笔、悬念、 借景抒情、卒章显志、托物言志、象征、 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虚实结合...... 1.长短句结合:错落有致,生动活泼,富于变化 2.整散句结合:句式参差,错落有致,抑扬顿挫 3.排比句、对偶句、反问句、反复句等的使用 技法点拨 第二步:内容 (1)选定赏析角度后,要对赏析角度进行具体分析 (2)接着概括赏析的词语或句子写出了什么内容 第三步:特点 (1)如果描写对象是人,则分析人物形象 (2)如果描写对象是景物,则分析景物特征 技法点拨 第四步:情感 (1)结合词语或句子前后语境,判断表达的情感 (2)结合全文中心主旨,判断表达的情感 (3)从文中人物和作者两个方面去思考情感 第五步:结构 考虑是否为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看是否具有总领下文、承上启下、为后文做铺垫、前后呼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升华主题等作用。 技法点拨 “五步鉴赏法”方法小结: (1)角度:选定赏析角度,结合语句具体分析。 (2)内容:概括赏析的词句写出了什么内容。 (3)特点:分析词句写出了人物什么形象或景物什么特征。 (4)情感:结合前后文语境和全文中心主旨分析表达的情感。 (5)结构:思考词句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注意:以上五步并非面面俱到,根据原文,有哪一点就分析哪一点,没有则不分析。 技法点拨 方法演练 第三章 真题典例1:(2024·江苏淮安) 《考卷》 叶惠娟 后来,他到镇政府上班。镇里发展经济,引进甜竹笋种植,成立了公司,他被任命为负责人。他到外地取经,回来再教农户,没日没夜。一年之后,镇里许多地方都种上了绿油油的甜竹笋,密密匝匝,春天的甜竹笋争先恐后地冒着尖,甜竹笋深加工产品多种多样。因为甜竹笋出了名,一拨又一拨的人从各地来找他学习。带领群众脱贫奔小康的考卷,他给自己打了及格分,说是换作别人可能会做得更好。 赏析第 段中加划线词“争先恐后”的妙处。 第一步:角度 可选择“词义”+“修辞”两个角度。 ①“争先恐后”意思是争着向前,唯恐落后,在这里运用拟人手法,将竹笋拟人化,赋予人的情态。 第二步:内容 读原文,明确写的内容。 ②写出了春天的竹笋长势很好。 方法演练 真题典例1:(2024·江苏淮安) 《考卷》 叶惠娟 后来,他到镇政府上班。镇里发展经济,引进甜竹笋种植,成立了公司,他被任命为负责人。他到外地取经,回来再教农户,没日没夜。一年之后,镇里许多地方都种上了绿油油的甜竹笋,密密匝匝,春天的甜竹笋争先恐后地冒着尖,甜竹笋深加工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