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867670
2025年河南省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复习课件(共26张PPT)
日期:2025-04-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6253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复习
,
2025年
,
PPT
,
26张
,
课件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课件网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八上第23课) 《孟子》 河南考情略知:2022年版课标增加篇目。 文学文化常识:1.选自《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kē),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2.《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本篇出自《公孙丑下》。题目是编者加的。 原文呈现 精准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段解】围绕“天时”“地利”“人和”,首先从进攻一方来论述“天时不如地利”;接着又从防守一方来论述“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天时比不上地利,地利比不上人和。(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必定有得天时之处,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天时比不上地利啊。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地利比不上人和啊。所以说:①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的条件,去攻打内外亲属都背叛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课下注释梳理 1.三里之城 三里之城:_____ 2.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_____ 3.池非不深也 池:_____ 4.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革:_____ 方圆三里的内城 围 护城河 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5.委而去之 委而去之:_____ 6.得道者多助 得道:_____ 7.寡助之至 至:_____ 8.亲戚畔之 亲戚:_____ 畔:_____ 意思是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 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极点 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同“叛”,背叛 一词多义串教材 1.利:①天时不如地利_____ ②兵革非不坚利也 _____ 2.城:①三里之城_____ ②城非不高也 _____ 有利 锐利,锋利 内城 城墙 重点句子翻译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_____ _____ 得分点:①域:限制。②固:巩固。③以:依靠。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_____ 得分点:得道: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_____ _____ 得分点:①至:极点。②畔:同“叛”,背叛。 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教材教参设问 教材链接 1.【教材课后思考探究】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理解,并分别另举一两个事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4 古代诗歌四首 次北固山下 课件(共25张ppt)(2025-04-28)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课件(共52张ppt)(2025-04-28)
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趣味导图【整本书完整版】(PDF版)(2025-04-27)
第20课 狼 课件(共35张PPT)(2025-04-28)
第19课 紫藤萝瀑布 课前预习单(原卷版+解析版)-【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2025-04-27)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