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67736

第30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9次 大小:307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30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
  • cover
第 30 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一、课程信息 1. 课程名称:第30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2. 适用年级:高中 3. 教材版本:统编版 二、课程标准解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认识新时代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贡献,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历史教材的重要内容,主要讲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教材从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民主法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展示了新时代中国在各个领域的飞速发展和巨大进步,为学生认识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未来前景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素材。 四、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目标) 1. 唯物史观:通过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原因和影响,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2. 时空观念:明确新时代的时间范畴和中国在世界发展中的空间位置,了解不同时期中国在各领域成就的阶段性特征,形成正确的时空观念。 3. 史料实证:通过阅读、分析各种历史文献、数据图表等史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辨析史料的能力,从而对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有更客观、准确的认识。 4. 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新时代中国在各领域取得成就的原因、意义等进行合理的解释和阐述,提高历史解释能力。 5. 家国情怀:通过了解新时代中国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增强对国家发展道路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 五、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掌握新时代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和意义。 2. 教学难点: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原因和影响;认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和贡献,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展示一组新时代中国城市风貌、科技成果等图片,如上海的摩天大楼、高铁列车、5G基站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哪些方面的变化?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2. 新课讲授(30分钟) (1)新时代的开启(5分钟) 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标志和重大意义,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2)经济建设成就(7分钟) 展示相关图表和数据,介绍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态势,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等。举例说明中国在高端制造业、数字经济、新能源等领域取得的突破,如华为5G技术、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等。引导学生分析新时代中国经济建设成就的原因和意义。 (3)全面深化改革(5分钟) 讲述新时代中国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举措,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等。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民主法治建设(4分钟) 介绍新时代中国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方面的进展,以及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成就,如编纂民法典、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等。引导学生认识民主法治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