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日坛中学教育集团2024一2025学年度春季学期 初中期中联考初一年级语文试题 2025.4 学校: 校区: 班级: 姓名: 一、基础·运用(共18分) “天下国家”出自孟子之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意在强调个人与 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倡导公而忘私、为国奉献的精神。今天,让我们走进初一年级正在开展的“天 下国家”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用心体悟“家国情———的内涵。 【字斟句酌读英雄】 材料一: 1958年,留美归国的邓稼先临危受命,接受研制原子弹的理论设计人。这以后的岁月里,他或 紧张奋战在科研院所里,或深入到戈壁大漠,隐姓埋名几十年,呕心(1ì)血,锲而不舍,成功设计 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他将般红的热血,洒在了他深爱的土地上,把自己的生命定格在了62岁!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对邓稼先一生的最好评价。 1,给材料中的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1)锲而不舍 (2)殷红 (3)呕心(11)血 2,如果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评价下列选项中人物的事迹,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担任总理20多年来,日理万机,兢兢业业。在生命最后的600天里, 他做了大小手术13次,却会见各国来宾60多次。 B.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面对反动派的腥风血雨, 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C.党的好干部孔繁森两次进藏,深入基层,和群众一起收割、打场、挖泥塘…几乎跑遍了所 管地区的乡村牧区,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雪域高原。 D.鲁迅意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时,毅然弃医从文,用文字唤醒民众。即使 病重期间,他依然没有放下那只如匕首投枪股的笔。 3.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个病句,请加以改正。(1分) 答: 材料二: 花木兰是中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之一,她的名字被载入了斑斓的史册。我们从《木兰诗》 中目睹了木兰的风采:面对“卷卷有爷名”的军帖,她心中掀起了阵阵波澜,决定替父从军;她 告别爹娘,奔赴边疆,身经百战,屡立奇功:辞官归乡后,她“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 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她是忠诚骁勇的英雄,又是孝顺娇美的女儿。她的事迹不但在我国家喻户 晓,而且已传遍了全球。美国媒体赋诗曰:“古有神州花木兰,替父从军英名响;今有卡通‘洋木 兰’,融中贯西四海扬。” 4.部首在汉字中有表意作用,根据下面给出的部首知识,写出材料中词语的本义或语境义。(2分) 7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