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69753

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评(含答案)

日期:2025-05-2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45次 大小:4686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教科,2017,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评卷 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等级 得分 一、判断题(15分) 1.市场上很多保温杯都是不锈钢材质的,这说明导热性能好的材料,保温性能也一定好。( ) 2.保温杯能长时间保持杯内的水温度不变。( ) 3.在寒冷的冬天,室外的暖气管道和自来水管外面都会包裹一层材料,其主要作用是为了保暖。( ) 4.为了增强热传递,热水壶全部是利用容易导热的材料制成的。( ) 5.给水加热时,水一般是从壶底开始分层热起来的。( ) 6.做试管中水的热量是如何传递的实验时,要将试管中的水加满,这样才看得清楚。( ) 7.研究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时,用普通温度计不易测量,可以用蜡或感温油墨来观察。( ) 8.热量总是从物体的下端向物体的上端传递。( ) 9.除了温度计外,还有很多种方式可以测量物体的温度。( ) 10.只要有热水,就能使一大杯牛奶热得发烫。( ) 11.凝结是气体遇冷变成液体的过程,如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温度越低,凝结得越快。( ) 12.只有在温度很高的情况下水才会蒸发,在10℃的条件下,水不会蒸发。( ) 13.一般情况下,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 ( ) 14.水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所以不需要继续加热,水仍然会保持沸腾状态。( ) 15.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 ) 二、选择题(45分) 1.同学们完成了热在金属片中传递的实验后,画出下列示意图(圆点为加热点)表示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①和③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 2.热的不良导体可以( )物体热量的散失。 A.加快 B.完全阻碍 C.减慢 D.减少 3.甲、乙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下列情况可以使热量从甲物体传向乙物体的是( )。 A. B. C. D. 4.两个固体接触时,热通过( )进行传递。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D.以上均不是 5.工厂生产保温瓶时,要想保温效果更好,隔层应该( )。 A.填充空气 B.填充水 C.把空气抽走 D.充满水银 6.下列材料中,适合做餐桌上的隔热垫的是( )。 A.蜡 B.橡胶 C.不锈钢 D.铝箔 7.铝铁、铜三种材料,按照导热能力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应该是( )。 A.铜→铁→铝 B.铜→铝→铁 C.铝→铜→铁 D.铁→铜→铝 8.根据热对流原理,厨房里排热空气的油烟风扇应该安装在炉灶的( )。 A.上方 B.下方 C.左方 D.右方 9.下列物质中,不能产生热对流现象的是( )。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D.以上均包括 10.热在金属条和金属片中传递的相同特点是( )。 A.都具有一定的方向性:温度高→温度低 B.都是以热辐射的方式传递 C.传热速度都非常快,几乎看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D.传递方向都是单向的 11.身上的衣物被雨水淋湿后,感觉到寒冷不是因为( )。 A.湿衣物导致体温下降 B.湿衣物加重了身体的负担 C.湿衣物增加了蒸发的速度 D.湿衣物使热量难以保持 12.寿光是中国海盐之都。寿光羊口居民把海水引入盐田,经过一段时间后,海水消失了,盐田中出现了大量的盐,这主要是因为( )。 A.水渗入地下,盐就留下来了 B.加入某种药品,使海水变成盐 C.阳光和风加速水分蒸发,盐就留下来了 D.盐会沉到水底,可以从水中捞出来 13.夏天,小李打开冰箱的冷冻室看见一股“白气”向下飘出,联想到了烧开水时壶嘴向上冒“白气”的情景,这两种“白气”( )。 A.都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小水珠 B.冷冻室飘出的“白气”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小水珠 C.烧水壶冒出的“白气”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小水珠 D.都是水蒸气 14.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沸腾时,停止对水加热,水仍能继续沸腾 B.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