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71064

202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中考模拟预测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日期:2025-04-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6次 大小:12358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宁县,中考,模拟
  • cover
中宁县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联考 (语文试卷) 1.考试时间150分钟,全卷总分120分。 2.学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运用(供35分) (一)默写。(10分,每空1分) 製 1,AI助手绘制出了唐代五位作家的画像。请根据所给主题词及篇目提示,选配适当的诗句,完成名片制作。 心战天下推记及人 陋室不隔德行美好 ① 《茅为秋风所) 《晒室俗》 。刘再锡 深情绵邈至死不遍 盛君恩重舍身报国 早春离乌轴抛生机 《无题》 中 《门太守行 《钱塘潮查行》 李南 (二)名著阅读。 (6分)】 2.朱自清在《经典常谈》的序言里说,他写这部书,是为了给希望读些经典的中学生做个向导,指点阅读门径。请 你根据阅读提示,完成下面的读书任务。 材料一 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 乐歌是随着乐器唱。有了文字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记录下来,便是最初的写的诗了。乐工不但得搜集本国乐歌, 还得搜集别国乐歌。不但搜集乐词,还得搜集乐谱。他们保存下这些唱本儿,带着乐谱;唱词儿共有三百多高,当 时通称作“《诗》三百”。 《<诗经>第四》 材料二: 屈原是我国历史里永被纪念的一个人…《是辞》中《离骚》和《九章》的各篇,都是他放逐时候所作。《离 骚》尤其是千古流传的杰构。《离骚》各篇多用“兮”字足句,句通以参差不齐为主。楚辞的诵读是有特别调子的, 这正是音乐的影响。屈原诸作奠定了这种体制。汉人称这种体制为“辞”,又称为“楚辞”。刘向将这些东西编辑 起来,成为《楚辞》一书。 《辞赋第十一》 九年级语文 材料三: 绝句是五言或七言的四句,大多数是谐调。南北朝民歌中,五言四句的谐调最多,影响了唐人;南朝乐府里也 有七言四句的,但不太多。李白和别的诗家纷纷制作,大约因为当时输入的西城乐调宜于这体制,作来可供宫廷及 贵人家奏唱。绝句最短小,贵含蓄,忌说尽。李白所作,自然而不觉费力,并且暗示着超远的境界:他给这新体诗 立下了一个标准。 《诗第十二》 (1)任务1:材料三中说,“绝句最短小,贵含蓄,忌说尽。”(忌,即应当避免)请结合下面任意一首绝句, 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2分) 千山乌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唐·杜牧《赤壁》) (2)任务2: 有人建议阅读《经典常谈》时,可以选择《<诗经>第四》《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进行组合阅读,这样 能够完整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过程及其成果。你是否同意这一建议?请结合三则材料,说说你的看法。(4分) (三)成语运用。(4分) 3.成语运用。 走进宁夏贺兰山岩画景区,壮观的远古印记①(像群星那样罗列,像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形容众多而 又分散罗列着的祥子)。岩画解说并非“②一”的枯操叙迷,而是触入了③一(形容生动逼真,如同活的 一祥)的互动演绎。景区内还设置了特色体验区:游客挥毫泼墨,可以临草“太阳神”图腾,感受④的原始 艺术魁力;脚踏黄沙寻迹,体验先民“逐水苹而居”的游牧生活…古今交融的游览设计,让沉睡的岩石开口说话, 为游客带来跨越时空的文化震撼。 (1)根据括号内的解释依次填出①③处的成语。(2分) ① ③ (2)②④处成语填写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生搬硬套精妙绝伦 B.照本宜科鬼斧神工 C.照本宜科精妙绝伦 D.生搬硬套鬼斧神工 (四)对联文化。(3分) 4.下面是一副描绘宁夏风光的对联,上联展现“塞上江南”的物产半饶,下联需体现黄河文明的精神滋养。请从备 选词语中选出最恰当的填写到横线处,并说明理由。 上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