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参考答案(模二) 1.①胡琴琵琶与羌笛 ②羌管悠悠霜满地 ③窈窕淑女 ④钟鼓乐之 ⑤箫鼓追随春社近⑥衣冠简朴古风存 ⑦角声满天秋色里 ⑧塞上燕脂凝夜紫 ⑨碎里挑灯看剑 0梦回吹角连营 2.表现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活力,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 人生态度。 3.(1)偏爱 (2)德行美好 4.(1)大王您受蒙被很深啦 (2)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5.邹忌以家事喻国事,用类比推理的方式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劝谏齐王纳 谏除弊,广泛采纳批评建议,这样才可以兴国。刘禹锡则以山、水、仙和龙来 类比自己的陋室,通过“惟吾德馨”表达了自己的高尚品德。他以诸葛庐、子 云亭类比自己的陋室,表达了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6.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7.类比(1分)孟子把用刀杀人和用政策杀人进行类比,希望梁惠王不要施 行恶政,而要施行仁政。(2分) 译文:梁惠王说:“我乐于听取您的指教。”孟子回答道:“用棍棒打死人跟 用刀杀死人,性质有什么不同吗?”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孟子又问道: “用刀子杀死人跟用苛政害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说:“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棚里有壮实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 外有饿死的人,这如同率领着野兽来吃人啊!野兽自相残杀,人们见了尚且厌 恶:而身为百姓的父母,施行政事,却不免于率领野兽来吃人,这又怎能算是 百姓的父母呢! 8.2hu6铸 9.①B②A 10.示例:这些优秀的青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春的价值,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在成 长的道路上勇敢追求梦想,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奋斗 11.(1)示例:因为这两部作品都契合“循迹西行”这个活动主题,《西游记》唐 僧师徒取经路线从长安出发,一路西行,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达天竺, 取得真经。《红星照耀中国》还有另一个名字《西行漫记》,中国工农红 军的长征路线,从瑞金出发,一路西行北上,历经战争炮火、自然困境, 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模二) (2)示例一:黎山老母等四位菩萨在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路上变成一母三女试探 四人取经决心,除了猪八戒上当,其余三人都意志坚定,经受住了考验(2分)。 告城我们做事要目标明确,意志坚定,坚决拒绝诱惑,绝不动摇(2分)。 示例二:红军巧妙利用敌军的部署漏洞,成功强渡金沙江,摆脱敌军的围追 堵截。这个故事展示了红军的机智勇敢和不畏艰险的精神(2分),启示 我们在新时代中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2分)。 12.(1)示例一:我认为应该保留。小孙子小孙女年龄小,又生活在和平年代,对 于爷爷讲述的战争故事更多的是好奇,但当爷爷讲了多次之后,孩子们的 好奇心没有了,感到厌烦是可以理解的,这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也正是 因为孩子们的不理解,才有把这样的英雄故事讲下去、传承下去的必要性, 文章最后叙写的军事博物馆的情节才更有价值。 示例二:我认为应该删去。老将军一家是革命家庭,全家人都是听着麻花 岭战斗故事成长起来的,参战的老将军是全家的荣耀,因此,孙儿辈在这 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耳濡目染,对牺牲的战士们自是充满敬意,不应该 产生厌烦心理。如果写孩子们不耐烦,会淡化小说主题,弱化人物形象。 评分说明:观点明确1分,结合文章内容分析3分,语言流畅1分,共5 分。字数不足酌情减分。 (2)示例:铭记是对英雄最好的怀念。老将军从战争走向和平,记忆中不只是 惨烈的战斗,英勇的牺牲,还有悠扬的《渔光曲》,可爱的“小猴子” 麻花岭的一草一木,都刻在了老将军的记忆中,他一次又一次地讲述, 不只是重温难忘岁月,更是为了传承伟大精神:寸土不让的责任担当,不 怕牺牲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