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72290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二元关系作文的构思与写作课件(共46张PPT)

日期:2025-04-2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7202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届,PPT,46张,课件,写作,构思
  • cover
(课件网) 二元关系型作文的构思与写作 2025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 二元关系中的“二元”,既可指两个概念,也指两个观点。当作文材料中出现两种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时,我们审题时就不能采用非此即彼式的思维,简单地肯定或否定某一方面,而应采用联系思维,先逐个解读,然后异中求同,提取共性的概念,找到其中的“最大公约数”,即最佳立意角度。 一般来说,关系型作文的两要素之间的关系有以下六种: 一、并列共存关系 二、比较递进关系 三、对立取舍关系 四、条件依存关系 五、相互转化关系 六、对立统一关系 【作文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列夫·托尔斯泰 2.生活是一种律动,需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老舍 3.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光明和黑暗交织着,厮杀着,这就是我们为之眷恋而又万般无奈的世界。———雨果 作为这个不平凡世界中的一员,作为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形势下的中国青年,以上材料带给你怎样的启发?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表达你的思考和观点。 一、并列共存关系 指两个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即两个要素可以共存,只是表现在不同的领域或时段。 这种关系可理解为“两者都要,领域不同,各有作用”。写作的重点在于,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找到彼此存在的领域与作用,最后强调两者要相结合。构思多采用“分分合”结构。 如“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的关系,可以理解为,既要相信自己又要相信别人的意见,或既要相信别人的意见,更要相信自己。 如“刚”与“柔”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刚”不是暴虐残忍的代言,而是奋发进取的姿势;“柔”不是自卑懦弱的称谓,而是谦虚淡泊的心态。或理解为,趋事赴公则需“刚”,争名逐利则需“柔”,于刚柔间取舍,在分寸间把握,得人生之理。 如“艺术”与“科技”的关系,可以理解为,科技是理性的智慧结晶,艺术是感性的人类瑰宝,二者结合可碰撞出震撼时代的光芒。 如“有意思”与“有意义”的关系,可以理解为,有意思让我们体会生活的快乐,有意义可以彰显我们人生的价值。 如“快生活”与“慢生活”的关系,可以理解为,要紧时间提升自己,追逐梦想;也要懂得放慢脚步,欣赏生活中沿途的美好风景。快慢结合,此生才不会虚度。 如“告别”与“重启”关系,可以理解为,欣然告别前路,不忘展望未来。 【例1】“发声”与“沉默” 【优秀例文】《鸣而起,默不退》(论点:沉默但并不退缩,发声勇敢且果决) ①发声是态度的彰显,是个人责任的实践。(清末康梁公车上书,开晚清维新变法之先河;马丁·路德提《九十五条论纲》,打破欧洲天主教会的神学权威) ②沉默不是无视,而是不随波逐流,等待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在面对某事件时,保持沉默应是首先的选择。此时的沉默不是退却与无视,而是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的冷静,等待事实真相浮现后,有了较为理性和客观的判断后,再去发声声援) ③发声而不逼迫,沉默而不忘记。(《荀子》有言: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发声表示铭记,沉默不意味着冷漠) 结论:于喧哗中沉默,于死寂中发声。一汪池水不应由一粒石子荡起涟漪。鸣而起,默不退,是每一个坚守正义的人的姿态。 【例2】“大德”与“小节” 【优秀例文】《持于大德,矜于小节》(中心论点:吾辈青年,当以大德为灯塔,以小节为船桨,持于大德,矜于小节,泛舟而行,才能行稳致远) ① 持大德,我们行有所知。(大道德大节操是立身处世不可逾越的界限,是每一个选择或行为前的价值观指引,苏武为例) ② 矜小节,我们行有所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