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石家庄市初中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八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3.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1~2题12分) 2025年是农历乙已蛇年。学期伊始,班级开展“我们的春节”专题学习活动。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10分) 春节,是系在中国人心上的“中国结”,凝结着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思考, 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睦相处的价值理念。我们的“过年”,让无垠的时 间里丰盈了闪亮的期许。它①着中国的故事,②着历史的恢宏,③着丰饶的文 化意蕴。 2024年12月,春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当春节成为全世界共同(zhensh)的文化遗产,人类的文化宝库中又(zengtian)了一颗美 丽而璀璨的“明珠”。申遗的成功,(甲)让春节文化跨越国界、穿越时空,再一次具象而 生动地展现出中华文明的感召力,(乙)为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搭建了一个欢乐的平台。 一张张幸福洋溢的笑脸,一声声阖家团圆的祝福, 正是我们对国泰 民安的最好释义。寻常的烟火气,浓浓的家国情,迎春纳福的时刻,春节用质朴的形 式为我们带来平凡的美好。春节的密码,就这样在万家灯火中代代相传,成为整个民 族共同的心跳。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zhēnshi) ②(zengtian) (2)给文段中加点词语注音。(2分) ①相处( ②感召( (3)依次填入文段①②③三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讲述 涵养 见证 B.涵养 讲述 见证 C.讲述 见证涵养 D,见证 讲述 涵养 (4)文段中甲、乙两处应填人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虽然 但是 B.不仅而且 C.只有 才 D.即使也 (5)请根据语境仿写一句话,补全文段中横线上的内容。(2分) 一张张幸福洋溢的笑脸,一声声阖家团圆的祝福, 正是我们对 国泰民安的最好释义。 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2.下面是“已”的四种字体,依据资料卡提供的信息,判断属于小篆的一项是(2分)…【】 6 B D 资料卡 “已”为象形文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其字形像一个头部朝上、身体卷 曲的婴儿。金文的“已”,与甲骨文形态相近,更侧重于描绘人形。小篆的 “巳”,已经逐渐失去了人形的特征,变得与蛇的形象更为接近。许慎在 《说文解字》中进一步阚释,认为小篆的“已”形象地描绘了蛇的形态。后 来、随着字形的演变,楷书写作“巳”。 第二部分 (3~20题58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默写(共6分) 3.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6分)》 古诗文是中国人用千年时光构建的精神家园,收藏着一代代中国人的丰富情感。 苏轼“但愿人长久,① ”的心愿,寄托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情祝福;《关雎》“求 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②”的诗句,表现了君子对淑女的相思之苦; 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③”的慨叹,写尽了他的孤独伤感;韩愈笔下“祗 辱于奴隶人之手,④”的千里马,寄寓了人才被埋没的愤慨;刘禹锡“斯是陋 室, ⑤”的吟咏,暗含了安贫乐道的志趣;李清照“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 ⑥ ”的豪迈词句,寄托了对理想境界的热切向往。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4~5题。(共6分) 下面是小冀同学搜集的两首唐诗,他用卡片整理了探究结果,请你补全卡片上的内容。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② 八月十五日夜湓 亭望月 皮日休⑧ 白居易 玉颗珊珊④下月轮⑤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殿前拾得露华新⑥。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至今不会⑦天中事,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应是嫦娥掷与人。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