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73036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5-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3次 大小:5778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5课,罗马,城邦,罗马帝国,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历史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教学目标 1.通过绘制罗马年代尺,了解罗马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时空观念) 2.通过阅读教材和图片,学生能够在地图上找到罗马并学会分析地理位置带来的影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观看图片和史料,认识、理解《十二铜表法》;(历史解释) 4.通过史料分析、小组讨论,找到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认识罗马帝国危机的实质是奴隶制危机。(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和意义 教学难点: 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说到罗马,论智慧罗马不如希腊人,论财富罗马不如迦太基,为什么是罗马声名远扬? 你常常听说的条条大路通罗马又是什么意思吗? 条条大路通罗马说明了罗马的交通发达,也就意味着罗马的综合国力十分强大。但是你知道吗?古罗马原只是意大利的一个小城邦。这个小城邦是如何发展成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这是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需要大家绘制罗马年代尺,了解罗马的发展历程。大家也要学会在地图上找到罗马,并学会分析地理位置带的影响,通过观看史料。认识理解12铜表法,通过史料分析、找到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认识到罗马帝国危机的实质是奴隶制危机。 新课讲授 阅读书本P21-25,自主绘制年代尺。 (一)、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 思考1:罗马城邦是如何建立的?书本上提到一个神话传说--母狼乳婴,在书本的21页和22页。虽然说神话故事不是真实的,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够说明罗马是一个宜居的城市。你能从地图中说明这一点吗? 提示:p21-22的《相关史事》及图片; 罗马位于地中海中部,三面临海,海岸线很长,亚平宁山脉贯穿半岛,山地多,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西部地区,河流纵横,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公元前1000年,众多民族迁移这里,形成许多城邦。公元前509年,罗马人建立起奴隶制共和国。 公元前1000年,众多民族迁移这里,形成许多城邦。据传说,罗马城邦最后一个国王统治残暴,引起人民的不满,终于揭竿而起,推翻了君主制。以后为了防止再次出现残害人民的国王,罗马人决定不再设立君主,而采用贵族共和制,所以,公元前509年,罗马人建立起奴隶制共和国。 思考2:在罗马共和国中,罗马共和国的权力是怎样运行的?请你用横线划出来。除此之外,为了维护统治,执政者颁布了什么法律?有什么意义? 材料一: 提示: 罗马共和国由元老院、执政官和公民大会来进行管理,权力最大的是元老院,执政官是处理日常政务的,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权力机关,与上节课学到的希腊并不一致。除此之外,还有保民官来维护平民的利益。也正是由于保民官的推动,罗马颁布了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 第3表,第3条:债权人有权将不能如期还债的债务人送交法庭、戴枷拘禁、出卖为奴,甚至处死。 第5表,第3条: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说明了《十二铜表法》在保护个人财产。 第9表,第1条: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第11表,第1条:贵族和平民,不得通婚。 第8表, 第3条:折断自由人的骨头的,处300阿斯的罚金;如被害人为奴隶,处150阿斯的罚金。 这里可以说是很明显的体现了贵族,或者说,奴隶主阶级的意志。 从以上材料可以得出,这部两千多年前的《十二铜表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也有它的进步性。局限性则在于它维护奴隶主阶级的权益;而进步性在于它对贵族滥用权力作了一些限制,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也是罗马法治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