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73210

2025年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汉光集团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5-04-2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3次 大小:19106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5年,试卷,答案,图片,语文,河北省
  • cover
2025年邯郸市初中学业水平抽样评估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答题前, 请仔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4.答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5.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1-2题12分) 一、探寻邯郸文化 1小丹参加了学校开展的“探寻邯郸文化”主题活动,收集到以下文字,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邯郸,一座历经三千年的古城,是赵文化的发祥地。城中处处可见历史的城郭,文化的 痕遮深深(juānke)在每块青砖之上。漫步学步桥,人们会想起“邯郸学步”里邯郸人 优美的步伐;驻足回车巷,仿佛仍能听见蔺相如回车让路的谦逊之声。这座古城不仅承载着 历史的厚重,更涌动着现代的活力。 丛台公园是邮郸的象征,据载始建于战国赵武灵王时期。虽然历经朝代更选,但主体建 筑依然巍然(yìㄧ】)。登上丛台极目远眺口西可见太行叠基,东可望滏水扬波。台前“滏 流东浙”石碑,甲(见证/证明)着邮郸作为南北要冲的地理功能。 邯郸最独特的文化景观,要数遍布全城的成语典故遗址。据统计,与邯郸相关的成语达 1584条,这在全国都极为罕见。漫步街头,你可能会与"黄粱美梦"不期而遇,也可能在寻 常巷陌邂逅“胡服骑射”的文化印记。这些成语故事如同明珠散落,乙(彩显/显现)出邯 郸深厚的文化底蕴。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juan ke) 、 ②(yii) (2)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承载(zai) 据载(zai) B.承载(zi) 据载(zi) C.承载(z) 据载(zi) D.承载(zi) 据载(zi) (3)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2分) 甲 乙 (4)请为文段中的划线句补写恰当的标点符号。(1分) 登上丛台极目远眺口西可见太行叠翠,东可望滏水杨波。 2.小丹在去丛台公园的路上,发现马路上的一处井盖印着图案,于是拍了下来。请你用说明 性的语言描述该图片,并在图片下方写出你所推测的成语。(4分) 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成语 第二部分(3-20题58分) 二、品味阅读魅力 (一)默写(共6分) 3.小丹同学参加“探寻邯郸文化”活动后,感慨万千,撰写了一段宣传河北旅游的推介词, 请补全内容。(6分) 燕赵沃土,千年古都,巍巍太行,潺潺滏阳。春游京娘湖,望水天相接,享和风拂面, 身处“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的开阔之境:秋登东太行, 层层攀升,壁立千仞,俯瞰行人如蚁,不禁使人想起杜甫。《望岳》中的名句 ”;冬季大雪覆盖丛台,天地茫茫,环顾武灵祠,宛如 张岱《湖心亭看雪》所说“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燕赵儿女多慷 慨,但无论身处何地,柔软的乡情总会在心底升腾,并借明月遥寄祝福: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三千年“邯”情脉脉,三千年“郸”等你来!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46题。(9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户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玻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