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7.1数据的收集 【第7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第1课时 数学青岛版(2024)七年级下册 内容提要 ◆ 数据的收集 ◆ 数据的整理 ◆ 数据的描述 为预估试验田中玉米的长势情况,研究人员对处于生长期的玉米株高进行监测。为降低监测成本,研究人员选取部分玉米,收集了这些玉米株高(单位:cm)的数据: 49 52 56 45 59 51 47 51 41 50 50 49 47 57 46 43 55 54 55 48 48 55 57 47 57 49 46 48 42 51 51 48 46 56 45 40 55 52 54 49 如何处理这些数据? 本章,我们将学习收集数据的基本方法,经历整理数据的过程,并用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解释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①这里的40 ~ 44 表示大于等于40 同时小于44。本书类似的记号均表示这一含义。 1. 了解收集数据的目的,掌握简单的收集数据的方法. 2. 掌握普查、抽样调查的概念;理解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的含义. 3. 知道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会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有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体会数据收集在数学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思考:要对生活中的某些问题做出科学的判断和决策,通常需要先调查、收集有关数据,再进行统计与分析。 问题 收集数据有哪些常用方法呢? 2020年,我国开展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的目的在于全面查清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的情况,为完善我国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准确统计信息支持。 普查对象是普查标准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 普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职业等。 为了特定目的收集数据,有时需要对所有考察对象进行全面调查,这种调查称为普查。被调查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调查对象称为个体。 你能举出普查的例子吗? 活动一:理解普查的概念和意义 通过普查,可以获得全面、详细的数据资料。下列调查工作适合采用普查方法吗?为什么? (1)公司质检部门要了解一批电子产品的防水性能; (2)河务部门要了解7月份流经某水文站的黄河河水的泥沙含量; (3)公园管理部门要了解市民对园区内健身器材的喜好程度。 活动一:理解普查的概念和意义 解:不适合; 因为防水性能测试对电子产品有破坏性。 通过普查,可以获得全面、详细的数据资料。下列调查工作适合采用普查方法吗?为什么? (1)公司质检部门要了解一批电子产品的防水性能; 活动一:理解普查的概念和意义 通过普查,可以获得全面、详细的数据资料。下列调查工作适合采用普查方法吗?为什么? (2)河务部门要了解7月份流经某水文站的黄河河水的泥沙含量; 解:不适合; 因为无法测出7月份每一时刻流经该地的黄河河水中的泥沙含量。 活动一:理解普查的概念和意义 通过普查,可以获得全面、详细的数据资料。下列调查工作适合采用普查方法吗?为什么? (3)公园管理部门要了解市民对园区内健身器材的喜好程度。 解:不适合; 因为调查对象流动性强。 活动一:理解普查的概念和意义 对于许多问题,没有必要或难以收集总体的数据时,可以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根据个体调查的数据估计总体的情况。 从总体中抽取出来的个体组成总体的一个样本,一个样本中个体的数量称为样本容量。 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根据这些调查数据估计总体的情况,这种调查方法叫作抽样调查(sampling investigation)。 活动二:探究抽样调查的概念 解:体育老师应该采取普查方式,因为调查的范围小,人数少,所以适合普查。 经典例题 例1:体育老师想了解七(1)同学分别擅长哪些运动项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