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75775

3.2.1分子晶体 课件 (共30张PPT)2024-2025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5-05-04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180245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3.2.1,高二,必修,选择性,2019,人教
  • cover
(课件网)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 分子晶体与共价晶体 第1课时 分子晶体 二氧化硅 碳和硅为同主族元素,它们对应的氧化物CO2和SiO2的物理性质相似吗?为什么 CO2(干冰) 1. 知道分子晶体的概念、结构特点及常见的分子晶体。 2. 认识分子晶体中微粒及其微粒间的相互作用。 3.借助冰、干冰等模型认识分子晶体的结构特点及物理特性。 1. 能辨识常见的分子晶体,并能从微观角度分析分子晶体中各构成微粒之间的作用和对分子晶体物理性质的影响。(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2. 能利用分子晶体的通性推断常见的分子晶体,理解分子晶体中微粒的堆积模型,并能利用均摊法对晶胞进行分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组成相似 化学性质相似 干冰 石英 样品 熔点 沸点 干冰、石英的溶沸点为何相差如此之大? 构成晶体的微粒及微粒间的作用力不同 干冰是由CO2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在一起 1.分子晶体的概念 只含分子的晶体叫做分子晶体。如:I2、H2O、NH3、H3PO4、萘等在固态时都是分子晶体。 2.构成分子晶体的微粒 3.分子晶体中微粒间的作用 分子晶体中相邻的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相互吸引,原子间通常以共价键结合。 分子 一、分子晶体 物质种类 实例 所有非金属氢化物 H2O、NH3、CH4等 部分非金属单质 卤素(X2)、O2、N2、白磷(P4)、硫(S8)等 部分非金属氧化物 CO2、P4O10、SO2、SO3等 几乎所有的酸 HNO3、H2SO4、H3PO4等 绝大多数有机物 苯、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等 4.分子晶体与物质的类别 大多数分子晶体中,如果分子间作用力只是范德华力(无分子间氢键),若以一个分子为中心,其周围最多可以有12个紧邻的分子,分子晶体的这一特征称为分子密堆积。如:C60、干冰 、I2、O2。 (1)分子密堆积 5.分子晶体的常见堆积方式: 碳60(C60) 干冰晶胞 碘 I2 分子间的作用力:范德华力 晶胞特点: 晶胞粒子数: 配位数: 顶点和面心各有1个分子 4 12 面心立方 干冰的晶体结构图 中心 CO2分子 以干冰晶体结构为例分析:分子密堆积的结构 ①干冰中的CO2分子间作用力只存在 ,不存在 。 ②每个晶胞中均摊 个CO2分子 ③每个CO2分子周围等距离紧邻的CO2分子数为 个。 4 12 范德华力 分子间氢键 (2)非密堆积 水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是氢键,由于氢键具有方向性,使在四面体中心的每个水分子与四面体顶角方向的4个相邻水分子相互吸引,使得晶体中分子的空间利用率降低,留有相当大的空隙,这种晶体不具有分子密堆积特征。如HF、NH3、冰。 冰的结构 氢键有方向性 思考1.为什么冰的密度比水小? 由于氢键的方向性,使冰晶体中每个水分子与四面体顶角方向的4个相邻水分子相互吸引,这一排列使冰晶体中的水分子的空间利用率不高,留有相当大的空隙,其密度比液态水小。 2.为什么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 氢键的存在迫使在四面体中心的水分子与四面体顶角方向的4个相邻水分子相互吸引,这一排列使冰晶体中的水分子的空间利用率不高,留有相当大的空隙,其密度比液态水小。当冰刚刚融化为液态水时,热运动使冰的结构部分解体,水分子间的空隙减小,密度反而增大。超过4℃时,由于热运动加剧,分子间距离加大,密度逐渐减小,所以4℃时水的密度最大。 结合表格和已有知识,分析:分子晶体有哪些物理特性?为什么 【思考讨论】 (1)分子晶体具有较低的熔、沸点和较小的硬度。 分子晶体熔化时要破坏分子间作用力,由于分子间作用力很弱,所以分子晶体的熔、沸点一般较低,部分分子晶体易升华(如干冰、碘、红磷、萘等),且硬度较小。 (2)一般分子晶体不导电。 分子晶体在固态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或自由电子,因而分子晶体在固态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有些分子晶体的水溶液能导电,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