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76301

1.《邓稼先》课件

日期:2025-04-2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12469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邓稼先,课件
  • cover
(课件网) 这些辉煌的时刻离不开国防科技专家们的无私奉献,他们长年与亲人分离,在荒漠中与机械为伍,与数据共眠,默默无闻,为国奉献。他们是人民的英雄,国家的骄傲。今天就让我们翻开课本,跟着作者的脚步一起去认识这位为祖国的强大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邓稼先。 1964年10月16日,中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中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邓稼先 杨振宁 标题点明本文的写作对象。 学习目标 1.识记“鲜为人知、可歌可泣”等词语的音形义及杨振宁、邓稼先的简介。 2.通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每部分内容。(重) 3.感受杰出人物非凡的气质,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 1、文体知识 本文既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又是一篇典范的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实用文。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 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录”。传记可繁可简,一般按时间顺序进行记叙。传记要写出人物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状况,特征是真实、生动。 2、人物介绍 邓稼先(1924一1986), 安徽怀宁人,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科学和技术专家。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中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中国原子能科学之父:钱三强 两弹一星之父:邓稼先 3、作者介绍 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著名科学家、物理学大师。 1957年与李政道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美国总统授予他1985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章。1984年,北京大学授予他名誉教授证书。2017年2月,杨振宁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4、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1993年8月21日《人民日报》。有改动。本文是杨振宁为好友邓稼先写的一篇传记。杨振宁与邓稼先是多年同学,他自己曾说“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逝世,这位始终站在中国核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第一线的科学家,走完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对于邓稼先的逝世,杨振宁无限悲痛。在1993年邓稼先逝世七周年之际,为了缅怀好友,作者用饱含感情的语言写了这篇传记。 读一读 预习检查 元勋 奠基 选聘 谣言 背诵 昼夜 昆仑 挚友 萦带 夐 曛 铤 xūn diàn pìn yáo sòng zhòu lún zhì xūn tǐng xiòng yíng ( )湖泊 ( )鲜为人知 多音字 ( )殷切 ( )燕然 殷 燕 ( )殷红 ( )燕子 预习检查 yīn yān yān yàn ( )新鲜 鲜 xiǎn xiān ( )停泊 泊 bó pō ( )雷殷 yǐn 词语解释 预习检查 鲜为人知 妇孺皆知 当之无愧 家喻户晓 可歌可泣 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很少有人知道。 连妇女和孩子都知道。表示某事物广泛为人所知晓。 承受得起某种荣誉或称号,不必感到惭愧。 每家每户都知道。 xiǎn rú kuì 预习检查 马革裹尸 锋芒毕露 至死不懈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直到死为止。现指不怕苦,不怕死,为革命、为人民而奋斗终身。 到死都不松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