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省黄平民族中学 2023—2024 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 历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记载:“昔在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旁行天下,方制万里,画野分州,得百里之国万区。”这一记载反映了( ) A. 黄帝是华夏民族的始祖之一 B. “万邦”时代已出现以地缘关系的行政区划 C. 地方行政制度起源非常久远 D. 后人政区划分成为黄帝画野分州传说的基础 2.从公元 581 年北周外戚柱国大将军杨坚“晋封隋王”,到公元 960 年后周忠武军节度使赵匡胤“黄袍加身”,中国历史又一次经历了“波峰波谷”的庚续发展期。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这一“发展期”的文化现象是( ) A. 造纸术逐渐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 B. 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理学形成 C. 私学构成基层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 D. 编修了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3.有学者写道:“两宋画家自北宋始,要么以王昭君、蔡文姬、李陵等为绘画内容,来表达异族入侵山河破碎的伤感,要么通过唐太宗、郭子仪等强势政治或军事人物的形象塑造,来表达汉民族复兴的强烈愿望,要么以义不食周粟而饿死首阳山的伯夷、叔齐以及牧羊十九年终未降服于匈奴的苏武为创作内容,来表现对投降派的批评和民族气节的张扬。”这些题材的画作最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为( ) A. 重视以人为本 B. 推崇天下为公 C. 追求家国情怀 D. 主张和而不同 4.明清之际,方以智认为,西学“贵在质测,征其确然耳”。清初戴震吸取了西学的逻辑方法撰写《孟子字义疏证》。戴震的学生焦循赞同利玛窦带来的地圆说,用西学的数学符号演绎自己的《易》研究。这反映出当时的西学东渐( ) A. 增强了科学技术的近代化趋势 B. 推动了明清进步思想的产生 C. 注入了思想文化发展的新动力 D. 拓展了儒家学说的研究领域 5. 1900 年,中国南北之间发生了义和团武装“灭洋”、唐才常等筹划自立军武装、“勤王”孙中山等筹划武装革命。这反映了( ) A. 打倒帝国主义已成为共识 B. 协同救国方案达成一致 C. 改良主张退出了历史舞台 D. 新局势下的矛盾和探索 6. 1915 年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皇帝后,很快护国运动便取消了帝制;1917 年张勋复辟仅仅维持了十二天就被迫逃亡。这反映出当时( ) A. 民主共和观念影响现实政治 B. 资产阶级无法领导民主革命 C. 各派政治力量不断分化重组 D. 军阀割据使共和制名存实亡 7. 1915 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创刊号中有数篇文章都与法国大革命相关,陈独秀本人更是亲自撰写《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1919 年,《新青年》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号”“劳动节纪念号”“俄罗斯研究”等栏目。这一变化反映出( ) A. 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B.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已经建立 C. 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思想发生转变 D. “以俄为师”的革命道路逐渐确立 8. 1937 年 11 月 10 日,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省和顺县石拐镇召开军事会议,刘伯承在会上传达了毛泽东和八路军总部的指示:“129 师化整为零,分散到各地活动。”据此可知,这一会议有利于( ) A. 巩固敌后根据地抗战成果 B. 推动八路军战略新局面的展开 C. 加速全面战略反攻的到来 D. 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9.刘少奇在中共八大上提出,用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基本上建成一个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1962 年七千人大会报告提出用十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