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中招适应性训练 九年级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班级开展“文化与读书”主题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材料,请你完善。 1.下面是组员准备的一篇发言稿,请你协助完成.(共4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g(),承载我着民族记忆和民族精神。传统文化 教育如何推陈出新?从春晚上广受欢迎的《八段锦》节目,到形式多样的非遗文化体验、博物馆数 郑 字展览(),越来越多的优秀传统文化从民间走上舞台,从线下走到线上甲融入青少年喜闸 趨 ++++++ 乐见的各类文化栽体中。用乙的方法,用循序浙进的步骤,引导青少年在了解中亲近传统文 化,在亲近中热爱传统文化,在热爱中弘杨传统文化,在弘扬中勇担复兴使命。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结ng() 展览() (2)在文段中甲处横线上填人恰当的标点: (1分) (3)在文段中乙处横线上依次填入成语,恰当的一项是()(1分) 平 A.相辅相成 B.耐人寻味 C.海人不倦 D.润物无声 2.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小组成员注意到黄河文化的核心精神,如“理想坚定、百折不挠、家国 情———等,在古典诗词文章中有着生动的映射。请你默写出恰当的诗文名句填空(8分) 《论语·子罕》中“① ② ”两句强调了“志”对一个人一哪怕是普 通人的重要性:“志”不可被强行改变。《木兰辞》刻画了花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形 灯 象,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其中“③ ④ ”两句生动写出了她奔赴战场、 杀敌报国的急切心情。李白在《行路难》中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写自己面临的重 重障碍,但他不畏艰难,用“⑤ ,⑥ ”表达对未来的坚定信心。每逢佳节 倍思亲。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⑦ ⑧ ”已成为亲友相互祝 福、传递美好情感的千古名句。 3.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已被列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下列介绍“夏至”的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夏至后,气温逐渐升高,过两三个星期,炎炎盛夏才真正来临。 郑 ②在二十四节气中,夏至是第十个节气,在每年6月21日或22日。 ③这是一年中北半球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此后,白昼渐短,黑夜渐长。 ④“夏至”的“至”,是“极,到达极点”的意思,是指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 条 ⑤吃过夏至面,虽然意味着夏季开始了,但夏至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 ⑥所以民间会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⑦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时间里的中国智慧”。 A.④⑦②⑤③⑥① B.⑦②④③⑥⑤① c.⑦②④⑥⑤③① D.④⑦③②⑤⑥① 九年级语文第1页(共6页) CS出卷网 3亿人都在用的日描APP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