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80887

广东深圳市罗湖区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三二模语文考试(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04-2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3次 大小:84862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广东,图片,考试,语文,期初,三二
  • cover
【注释】①增堞籍兵:增高城墙招募士卒。②文法吏:执掌法律的官员。③耗国: 耗费国家资财。④第:但。⑤束发:代指成童之年,这里指年轻。⑥报政最:政 绩卓著至极。⑦毛锥子:这里指毛笔。 资料夹 袁中道,明代文学家。年少有才,16岁中秀才,在科举路上屡遭挫折, 乡试六次、会试前三次皆落第;身患疾病,更经历挚亲兄长病逝;47岁中进 士,入仕后官职亦未达理想。虽文学成就颇高,但一生仕途坎坷,壮志难酬, 终在不得志中病逝于南京。 12.下列词句中的“是”与甲文中“是进亦忧”的“是”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是则真可哭也 B.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C.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D.是非曲直 1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朝廷用人如此,诚不能无慨于心。 14.乙文中袁中道为什么认为滕子京“有何可哭”?(3分) 15.面对乙文中袁中道的“真可哭也”,请你结合资料夹,用范仲淹《岳阳楼记》 中的观点来开导他。(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6-22题。 洞庭一角 余秋雨 ①下洞庭湖看看吧。我登船前去君山岛。 ②这天奇热。也许洞庭湖的夏天就是这样热。没有风,连波光都是灼人烫眼 的。记起了古人名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这个“蒸”字,我只当俗 字解。 ③丹纳认为气候对文化有决定性的影响,我以前很是不信。但到盛暑和严 冬,又倾向于信。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是九月十五日,正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秋空明净,可让他想想天下;秋风萧瑟,又吹起了他心底的几丝悲壮。即使不看 文后日期,我也能约略推知,这是秋天的锌章。要是他也像今天的日子来呢?衣 冠尽卸,赤膊裸裎,挥汗不迭,气喘吁吁,那篇文章会连影子也没有。范仲淹设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学业水平调研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第7页共10页 想过阴雨霏霏的洞庭湖和春和景明的洞庭湖,但那也只是秋天的设想。洞庭湖气 候变化的幅度大着呢,它是一个脾性强悍的活体,仅仅一种裁断哪能框范住它? ④推而广之,中国也是这样。一个深不见底的海,顶着变幻莫测的天象。我 最不耐烦的,是对中国文化的几句简单概括。哪怕是它最堂皇的一脉,拿来统摄 全盘总是霸道,总会把它丰富的生命节律抹煞。那些委屈了的部位也常常以牙还 牙,举着自己的旗幡向大一统的霸座进发。其实,谁都是渺小的。无数渺小的组 合,才成伟大的气象。 ⑤终于到了君山。这个小岛,树木葱茏,景致不差。尤其是文化遗迹之多, 令人咋舌。它显然没有经过后人的精心设计,突出哪一个主体遗迹。只觉得它们 南辕北辙而平安共居,三教九流而和睦相处。是历史,是空间,是日夜的洪波, 是洞庭的晚风,把它们堆涌到了一起。 ⑥挡门是一个封山石刻,那是秦始皇的遗留。说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巡游到 洞庭,恰遇湖上狂波,甚是恼火,于是摆出第一代封建帝王的雄威,下令封山。 他是封建大一统的最早肇始者,气魄宏伟,决心要让洞庭湖也成为一个驯服的臣民。 ⑦但是,你管你封,君山还是一派开放襟怀。它的腹地,有尧的女儿娥皇、 女英坟墓,飘忽瑰艳的神话,端出远比秦始皇老得多的资格,安坐在这里。两位 如此美貌的公主,飞动的裙裾和芳芬的清泪,本该让后代儒生非礼勿视,但她们 依凭着乃父的圣名,又不禁使儒生们心生向往。 ⑧岛上有古庙废基。据记载,佛教兴盛时,这里曾鳞次栉比,拥挤着寺庙无 数。缭绕的香烟和阵阵钟磬声,占领过这个小岛的晨晨暮暮。吕洞宾既然几次来 过,道教的事业也曾非常蓬勃。面对着秦始皇的封山石,这些都显得有点邪乎。 但邪乎得那么久,那么隆重,对山石也只能静默。 ⑨眼前又出现了柳毅2井。洞庭湖的底下,应该有一个龙宫了。井有台阶可 下,直至水面,似是龙宫入口。一步步走下去,真会相信我们脚底下有一个热闹 世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