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81293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2025年春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含答题卡+答案)

日期:2025-04-2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5次 大小:58173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2025,年春,八年级
    隆阳区 2025 年期中课堂教学反馈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2 分)D 【解析】róng 改为 rǒng。 2.(2 分)C 【解析】消声匿迹改成销声匿迹。 3.(2 分)A 【解析】“花红柳绿”侧重色彩,与后文“冰川冷寂”的意境冲突;“草长莺飞” 突出春日动态生机,与“冷寂”形成对比;“交织”侧重复杂性与不可分割性,“交换”侧 重平等性与双向性。“交织”符合语境;“喧闹” 侧重于形容环境的嘈杂、热闹,强调声 音的杂乱和持续不断,通常用于描述较大范围的场景或氛围。“喧嚷” 则更侧重于强调人 发出的大声喊叫、吵嚷的声音,突出声音的响亮和喧闹的程度,往往与人群的呼喊、叫嚷 等行为相关;“消逝” 着重指逐渐减少以至没有,强调过程的渐进性和连续性,通常用于 描述时间、声音、光线、云雾等抽象或具体的事物慢慢消失,“灭绝” 则强调彻底消灭、 完全丧失,没有任何遗留,更加强调结果的绝对性和彻底性,常用来形容物种、家族、传 统等的完全消失。 4.(2 分)B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病句的常见类型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义重复、 语序不当、不合逻辑、句式杂糅、表意不明。画线句的病因是“不仅……而是”搭配不当, 将其换成“并非……而是”即可。 5.(2 分)D 【解析】逻辑链如下:①(选书重要性):以“挑选经典”开篇,奠定读书的严 肃性;④(阅读态度):承接“对话”比喻,批判“急躁”并提倡“静谧”;②(深度阅读): 具体阐释“深耕字里行间”的方法论;⑤(反面现象):转折批判“虚荣式读书”,强化深 度阅读的必要性;③(读书价值):总结升华,用“星火→篝火”意象呼应开篇“灯塔”。 6.(每空 1 分,共 6 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2)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3)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7.(2 分)无废城市是指通过绿色设计、循环利用和智能监管体系,(1 分)最大限度减少废弃 物产生并实现资源化再生的可持续城市模式。(1 分) 8.(3 分)因为高达 45%的居民仅掌握基础分类知识,(1 分)且完全不了解的群体仍占 5%, 语文参考答案·第 1 页(共 5 页) (1 分)所以需加强系统性宣传,提升居民精细化分类能力,助力无废城市建设。(1 分) 9.(3 分) (1)(1 分)离骚 (2)(2 分)①比喻手法:以“骐骥”(骏马)象征贤能的君主或理想的政治主张。(1 分) ②情感内涵:表达屈原渴望辅佐明君、改革弊政的强烈愿望,体现其积极进取、愿为家 国开创新道路的担当精神。(1 分) 10.(2 分)诗人铺排了“鸟飞绝”“人踪灭”“蓑笠翁”三个印象,突出了“江雪”的幽静, 又运用“千山”“万径”“绝”“灭”等词,显得更为幽静。 11.(2 分)B 【解析】“‘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实写之词”错,应该是“虚写”。 12.(2 分)甲诗通过描写男子对女子追求的过程,女子行踪不定,男子锲而不舍,抒发了对 伊人的无限爱意,表现了男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乙诗通过写女子等候恋人久等不至, 只好独自徘徊,表达女子对恋人的思念,也体现了那个时代女性具有独立、自主的思想 观念。 13.(2 分)(1)仅仅,只 (2)同“邀”,邀请(3)曾经 (4)想要 (每空 0.5 分) 14.(4 分) (1)(2 分)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可以互相听到。 (2)(2 分)这就好比上钩的鱼儿,忽然得到解脱。 15.(2 分)A:社会和谐安定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解析】本题考查《桃花源记》中理想社会的形态及原文填空,从题目可知,要根据示例 填写,左边为原文,右边为六个字的社会形态概括,右边的填写需要根据左边的提示完 成或根据形态填写原文,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往来种作”可知要填写“社会和谐 安定”,由“百姓生活和乐”可定位到原文为“黄发垂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