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81599

专题1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日期:2025-05-09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35325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专题,学案,必修,选择性,2019,苏教版
    第二单元 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 第一课时 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 学习目标 1.认识分离和提纯有机化合物的常见方法。2.通过蒸馏法、萃取法、重结晶法实验原理和基本操作的学习,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设计科学探究方案,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式。3.结合常见有机物分离、提纯方法的学习,能根据有机物性质的差异选择有机化合物分离、提纯的正确方法。 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 1.重结晶 (1)原理 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同一溶剂中的            不同而使它们相互分离。 (2)溶剂的选择 (3)实验仪器与操作步骤 (4)结晶与重结晶的比较 结晶 重结晶 不 同 点 含义 物质从溶液中以晶体形式析出的过程 将晶体溶于溶剂,使之重新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过程 相关 操作 先蒸发,然后结晶 先溶解,然后结晶 目的 获得结晶体 使不纯净的物质纯化,或使混合在一起的物质彼此分离 相同点 操作方法相同,需要的仪器相同,均需要加热,最后都需要过滤 (5)结晶的两种方法 ①蒸发结晶:将溶剂蒸发获取晶体,此法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如海水晒盐。 ②降温结晶:将热的饱和溶液慢慢冷却后析出晶体,此法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如从硝酸钾溶液中获取KNO3。 2.萃取和分液 (1)萃取 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它们相互分离的操作。 (2)萃取类型 液—液萃取 固—液萃取 原理 利用待分离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或部分互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将待分离物质从一种溶剂中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的过程 利用溶剂使固体物料中的可溶性物质溶解于其中而加以分离的操作(又称浸取) 举例 用四氯化碳萃取溶解在水中的碘 从植物种子中提取食用油 (3)萃取剂 萃取用的    称为萃取剂。常用的与水不互溶的萃取剂有乙醚、石油醚和    等。 萃取剂的选择条件: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萃取剂与原溶液中的成分不反应。 (4)分液 将萃取后      分开的操作叫做分液。 萃取和分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分液是将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组成的混合物分离的操作。分液可单独进行,但萃取之后一般要进行分液。 (5)操作和主要仪器 操作要求:加萃取剂后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从下口将下层液体放出,并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3.蒸馏 (1)原理及适用条件 原理 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不同,达到分离液态混合物的目的 适用对象 及条件 (1)用于分离、提纯互溶的液态混合物;(2)被提纯的有机物的热稳定性较高;(3)被提纯的有机物与杂质的沸点相差较大(一般相差30 ℃以上) (2)蒸馏装置及注意事项 ①实验装置———写出相应仪器的名称 ②注意事项 a.蒸馏烧瓶底部要垫      ,烧瓶内液体体积约为其容积的            ; b.温度计水银球位置:            ; c.加碎瓷片的目的:            ; d.冷凝管中水的流向:            ; e.先         再            。 1.(2024·无锡市北中学高二段测)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蒸馏烧瓶溶液中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2.在蒸馏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蒸馏烧瓶中放入几粒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B.将温度计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 C.冷水从冷凝管下口入,上口出 D.蒸馏烧瓶不用垫石棉网,可直接加热 3.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离、提纯实验中结晶的一些操作,说法正确的是 (  ) A.提取NaCl和KNO3晶体常采用不同的结晶方式是因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