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82908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教学课件(共34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日期:2025-05-0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121180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PPT,必修,选择性,历史,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古代历史上跨洲、跨国家、跨地区不同规模的人口迁徙,以及移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 目录 01 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02 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 史学家吴于廑教授在《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里指出“从公元前第二千纪中叶起,到公元十三世纪止,游牧世界各部族先后对农耕世界掀起了三次历时长久的迁徙和冲突浪潮。”按照吴于廑先生的看法,人类历史上游牧世界曾三次对农耕世界发起冲击: 第一次:公元前2000纪,印欧人的迁徙; 第二次:3—6世纪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 第三次:13世纪蒙古人西征; ———第6课 ———第6课 ———第11课 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第一章 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一)印欧人的概念: 1789 年在印度加尔各答市召开的一次皇家亚细亚协会上, 英国东方学者威廉·琼斯在发言中提出一个问题: 古代印度梵文同希腊语、拉丁语、凯尔特语有着惊人相似之处。他认为这来自於一种共同的语系,而这一语系被称之为印度欧罗巴语系。 印欧人:印度欧罗巴人的简称,是印欧语系(包括印度语、伊朗语、斯拉夫语、日耳曼语、凯尔特语、希腊语等)诸民族的总称。印欧人可能起源于东欧平原,主要以游牧和畜牧业为主。游牧和迁徙是古印欧人最显著的特征。 生活方式: 他们是游牧民,驯养了马匹,制造了马拉战车。 材料一: 由于动物必须追逐水草为生,因此以驯化动物来获取主要生活资料的民族就走上了一条根据季节的变化和牧草的茂盛情况而迁徙不居的游牧生活道路。 ———赵琳 材料二 游牧民族骁勇强悍、性情凶野,长期的简朴生活使其顽固地保持着传统的氏族公社制度,迁徙不居的游牧习性则使得这些民族喜好马背上的营生(劫掠)而不耐耕作之苦。 ———《游牧民族对农耕地区的3次大入侵》 材料三 因为在公元前三千纪末以前就形成文明的地区中,小亚细亚离亚欧大平原最近,而公元前三千纪后半期正是公认的印欧语系各民族开始移民的时期。看来吸引他们的东西乃是毗邻的文明所具有的富庶,这种富庶使该地区很容易招致蛮族的劫掠。 ———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 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二)印欧人的迁徙 1.迁徙的原因: (1)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使印欧人更多靠捕猎为生,受自然条件的限制,食物来源不稳定,几乎无法在一个地区长久定居。 (2)轮车的发明和马的驯化为印欧人的远途迁徙提供了保障。 (3)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印欧人数量不断增多,原居住地难以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 2.迁徙的概况 (1)时间: 公元前2千纪初开始,整个迁徙过程延续数百年甚至上千年。 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二)印欧人的迁徙 2.迁徙的概况: (2)范围: 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大地区。 印欧人 小亚细亚 赫梯人 伊朗高原 波斯人 印度恒河 雅利安人 巴尔干半岛 希腊人 西欧北欧 凯尔特人 欧洲北部 日耳曼人 东欧 斯拉夫人 ①进入小亚细亚,发展为赫梯人,并改进冶铁技术(公元前8世纪,被亚述人所灭); ②进入伊朗高原,发展为波斯人; ③进入巴尔干半岛,演变成后世的希腊人; ④进入印度河流域,称为雅利安人; ⑤进入到西欧北部的广大地区,被称为凯尔特人;向西北到北欧称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 (1)迁徙方向多: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有迁徙。 (2)迁徙范围广:最东到达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最西到达不列颠和伊比利亚半岛。 (3)持续时间长:延续了上千年。 科主式人烟中 (4)影响深远:影响了整个亚欧大陆农耕世界的政治版图和文化发展。 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