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八年级下册科学 核心概念专题集训 专题十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教师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镁条燃烧 B.红磷燃烧 C.制取氧气 D.蒸馏水食盐水混合 【答案】B 【解析】 A.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镁条燃烧时,有氧气参加,此实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红磷燃烧发生的是化学变化,该实验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此选项符合题意; C. 制取氧气有气体生成,该反应未在密闭容器在进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蒸馏水与食盐水混合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2.如图所示是磷与氧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表示磷原子,“”表示氧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虚线框中应该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反应后有10个氧原子和4个磷原子,反应前有10个氧原子,因此虚线框中应该是4个磷原子。 3.化学反应前后,给出下列各项: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种类;⑥原子种类;⑦电子数目。其中没有变化的是( ) A.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⑥⑦ C.②③④⑥⑦ D.①③⑤⑥⑦ 【答案】B 【解析】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化学反应前后,电子数目不变。分子种类一定会发生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或发生改变,也可能不变。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质种类一定会发生改变;反应前后质量的总质量不变。 4.下列现象中,符含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100g固体石蜡变成100g石蜡蒸气 B.24g镁条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最后得到40g白色固体 C.5mL氧气和5mL一氧化碳反应,生成10mL二氧化碳气体 D.2g氧气与16g液氧混合,形成18g氧气 【答案】B 【解析】 A、100g固体石蜡变成100g石蜡蒸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4g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g白色固体氧化镁。 C、质量守恒定律体现的是质量守恒,不是体积守恒。 D、2g氧气与16g液氧混合,形成18g氧气,属于物理变化。 5.某化学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做甲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B.乙实验中最后天平不平衡,此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C.丙实验在敞口容器中进行仍成功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该反应不消耗气体也不产生气体 D.进行丁实验时,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玻璃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理论上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条的质量 【答案】D 【解析】 A、甲实验,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没有影响,因为无论红磷是否完全反应,天平都保持平衡,故A正确; B、乙实验中,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减小,所以最后天平不平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B正确; C、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此反应不消耗气体也不生成气体,所以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C正确; D、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由于镁条与氧气结合产生氧化镁质量增加,故生成物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镁条的质量,故D错误; 6.甲醇作为“绿色燃料”。甲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由此推测甲醇中( ) A.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C.可能含有碳、氢元素 D.可能含有碳、氧元素 【答案】A 【解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