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东县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学业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2023.11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项选舞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距今约7000一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居民以粟等为主要作物,并使用彩绘陶 瓷;河姆渡文化的居民种植水稻,并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造成两地居民生活方式不同的主 要因素是() A,地理环境 B.生产工具 C.国家形态 D.政治制度 2.大约在4500年前,龙山文化(如下图所示)已经一统中原。但文化是不断融合的,不可 能完全取代,中原各地的龙山文化也有各自的地域特色。这反映了( ● 红山-小河沿文化 6o 500年 x渤 山文化海。 0年 寺遗址 庙底沟区明文化 一类形 仰留文化 者期文化00年-0年 江 一良诸文化 高0年前430年 A 度 加家投文化 (5300年前900年黄 A.国家大一统局面 B.阶级社会的出现 C.早期文明的特征 D.早期国家的形成 3.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良渚文化遗址,在空间上分为宫殿区、内城与外城三部分。古城还 有祭坛、贵族墓地、手工业作坊等处。良渚先民创造出一套包括玉璧、玉琮、玉钺在内的玉 礼器系统。据此可知,当时可能() A.青铜铸造技术成熟 B.形成国家初始形态 C.氏族制度不复存在 D.进入早期国家时期 4.《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 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对这两 段记述理解最准确的是() A.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禹废除家天下政治制度 C.益主动将王位让给了启 D.记录有出入历史无结论 5.《史记》记载“黄帝居中,四夷宾服”。后来,不论是虞夏商周的华夏族,还是夷蛮戎狄 的“四夷”族,都视黄帝为“高祖”,自称为“黄炎之后”、“炎黄后裔”。这体现了( ) A.根深蒂固的宗法观念 B.国家统一的必然趋势 C.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 D.多元一体的民族意识 6.春秋早期,晋昭侯(大宗)与曲沃桓叔(小宗)之间爆发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最终曲沃 小宗取代晋侯大宗,夺得晋国正统地位,史称“曲沃代晋”。这一事件破坏了() A.礼乐制 B.宗法制 C.世袭制 D.君主制 7.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侯于葵丘会盟,周裹王派特使参加,送来王室祭肉并免其 跪拜礼,但齐桓公坚持恭行跪拜。这反映了() A.宗法等级制度已彻底瓦解 B,齐桓公以尊王来巩固霸业 C,齐桓公霸主地位尚未确立 D.周天子共主地位依然稳固 8.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争相招揽人才。士人周游列国,颇受重用,他们 的活跃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众多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乃至宇宙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 形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这种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诸侯纷争需要招揽人才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D.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9.据记载,秦国有专官负责管理耕牛,进行耕牛肥瘦的评比。对评为上等牛者,则田啬夫、 饲养员、牛长受到奖励,反之,则受到惩罚。这一做法有利于( A.推动农业发展 B.加强思想控制 C.抑制土地兼并 D.确立中央集权 10.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 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用泥制造陶器的事实 11.秦始皇“吞二周而亡诸侯”,“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使蒙恬北筑长城而 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这些举措() A.凸显了皇帝的独尊地位 B.有利于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 C.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管理 D.维护了封建国家的长治久安 12.汉初孝惠帝、孝文帝开创了汉代“以孝治天下”的教化模式;汉武帝时又把“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