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83530

7.1《短歌行》课件(共24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5-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5次 大小:622670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4-2025,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曹操 155-220 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恢复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并实行一系列较为进步的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稳定了社会秩序。 政治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诗作继承《诗经》及汉乐府民歌的传统,充分体现现实主义精神。大致分为两类: ①反映了汉末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代表作有《苦寒行》《薤xiè露行》《蒿里行》等。 ②表现其统一天下的雄心和顽强的进取精神,代表作有《短歌行》《龟虽寿》《观沧海》等。 文化 曹操的诗歌,质朴刚健,慷慨悲凉,风骨遒劲,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建安文学指建安至魏初这一段时间的文学。 建安时期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意境宏大,笔调朗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其质朴刚健、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 知识链接———建安文学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建安七子:孔融、王璨、刘桢、陈琳、徐干、阮瑀、应玚 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衮雪”二字取材于中国《汉魏十三品》书法佳作,是唯一能见到的曹操手书真迹。 汉建安24年(公元219年),曹操驻兵汉中褒谷口运筹国事,见褒河流水汹涌而下,撞石飞花,挥笔题写“衮雪”二字,随从提醒:“衮字缺水三点”。曹操抚掌大笑:“一河流水,岂缺水乎!”遂成千古美谈。后刻于河中巨石上流传。 背景知识———写作背景 曹操巩固了北方割据势力后,在建安十三年回到邺都,立刻着手改革官制,自任丞相,将军政大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此时,孙权统一了江南,建立东吴政权,刘备在荆州积蓄扩展力量,伺机活动。当时曹操已经54岁,他深感今后的对手更强更难对付,必须广招贤才,迅速扩大自己的力量,方有取胜的把握。 南征的战事迫在眉睫,曹操的这层忧虑也日益加深。终于在一次宴会上,他使用“短歌”的形式将自己的思虑公布于众。 文题解说 什么叫短歌? “歌行”是我国古体诗的一种体裁,分为“长歌行”和“短歌行”,它们属于汉乐府曲调名,长歌和短歌是就曲调长短而言的。 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古体诗格律比较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宽,一般都是隔句押韵,韵脚可平可仄,亦可换韵。篇幅长短不限。句子可以整齐划一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也可杂用长短句,随意变化。 按时间来说,在唐代以前的诗都被称为古体诗,唐代以后的诗就是近体诗了。但是在唐代,近体诗产生之后,诗人们仍旧没有舍弃古代诗歌的形式,仍会模仿古人写那种较少拘束的诗,如李白的《将进酒》等。 载zài体有歌、行、吟、引四种。 古体诗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pì jīn wèi yōu mò duō zā bǔ yàn qiè 诵读诗歌,疏通诗歌大意,思考这首诗歌中感彩最浓的是哪个字? 初读感知 这首诗歌中感彩最浓的是哪个字? 忧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诗眼 2.诗人的心中在忧什么 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第一层: 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