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 基础小练2 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 1. (衡水武强中学月考)某粗苯甲酸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和泥沙,提纯苯甲酸用到的分离提纯方法叫重结晶,在提纯苯甲酸过程中用到的主要实验操作组合是( ) A. 萃取、分液、过滤 B. 蒸馏、分液、结晶 C. 加热、蒸馏、结晶 D. 溶解、过滤、结晶 2. 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离、提纯实验中结晶的一些操作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提取NaCl和KNO3晶体常采用不同的结晶方式,因为它们的溶解度不同 B. 在苯甲酸重结晶实验中,滤液放置冷却可以结晶出纯净的苯甲酸晶体 C. 在苯甲酸重结晶实验中,粗苯甲酸加热溶解后还要加少量NaOH溶液 D. 在苯甲酸重结晶实验中,待粗苯甲酸完全溶解后,要冷却到常温才过滤 3. (扬州高邮期中)咖啡因是弱碱性化合物,易溶于氯仿、乙醇、丙酮及热苯等,微溶于水、石油醚。含有结晶水的咖啡因是无色针状晶体,味苦,在100 ℃时失去结晶水并开始升华,120 ℃时,升华相当显著,178 ℃时,升华很快。它的结构式为,实验室可通过下列简单方法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在步骤1加入酒精进行浸泡,过滤得到提取液,步骤2、步骤3、步骤4所进行的操作或方法分别是( ) A. 加热、结晶(或蒸发)、升华 B. 过滤、洗涤、干燥 C. 萃取、分液、升华 D. 加热、蒸馏、蒸馏 4. (扬州中学开学考试)实验室中按以下方案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装置甲完成步骤① B. 用装置乙完成步骤② C. 装置丙完成步骤③ D. 用装置丁完成步骤④ 5. (枣庄第三中学月考)实验室初步分离苯甲酸乙酯、苯甲酸和环己烷的流程如下: 已知:苯甲酸乙酯的沸点为212.6 ℃,“乙醚环己烷水共沸物”的沸点为62.1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操作a和操作b不同 B. 操作c为重结晶 C. 无水MgSO4和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相同 D. 由该流程可以说明苯甲酸和苯甲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别很大 6. 关于苯甲酸的重结晶实验,下列结论或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A 常温溶解 苯甲酸几乎不溶 苯甲酸常温下难溶于水 B 加热溶解 苯甲酸完全溶解 升高温度,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 C 趁热过滤 过滤时伴有晶体析出 此晶体为杂质 D 冷却结晶,滤出晶体 针状晶体 针状晶体为苯甲酸 7. (南通海门中学期中)常温下,乙酰苯胺是一种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白色晶体,20 ℃时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为36.9 g,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注:氯化钠可分散在醇中形成胶体)。 温度/℃ 25 50 80 100 溶解度/g 0.56 0.84 3.5 5.5 某种乙酰苯胺样品中混入了少量氯化钠杂质,下列提纯乙酰苯胺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用水溶解后分液 B. 用乙醇溶解后过滤 C. 用水作溶剂进行重结晶 D. 用乙醇作溶剂进行重结晶 8. (宿迁期末)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主要从黄花蒿中提取,其结构简式和实验室制备的部分流程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 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 B. 青蒿素中含氧官能团有过氧基、醚键和羰基 C. 干燥破碎能增加黄花蒿与乙醚接触面积,提高萃取率 D. “减压蒸馏”能减少青蒿素中过氧基的分解 9. (上饶铅山第一中学联合调研)苯甲酸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实验室用以下方法可获得纯净的苯甲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已知:苯甲酸100 ℃以上易升华,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乙醇等。 A. 若要得到纯度更高的苯甲酸,应采用多次萃取的方法 B. 步骤③涉及的操作: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C. 洗涤晶体时应选择乙醇 D. 干燥晶体时,温度不宜过高,主要是防止苯甲酸晶体升华造成产品产率降低 10. (南通海安高级中学期中)青蒿素是治疗疟疾耐药性效果最好的药物。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