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83818

高考思想政治二轮复习微专题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5-05-02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7183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高考,社会,ppt,22张,课件,正义
  • cover
(课件网) 微专题五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 融合导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怎样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同志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高度重视法治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法治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努力建设法治中国,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也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根本路径和努力方向。 ● 构建体系 ● 必备知识 《政治与法治》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1)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基本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3)基本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4)一体化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不同“主体”的要求 (1)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把宪法和法律作为根本活动准则,坚持依法执政,依据法定程序把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 (2)立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科学立法,加强监督。 (3)行政机关:严格执法,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依法接受监督。 (4)司法机关:公正司法。 (5)监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国家监察权,实现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有机统一。 (6)公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依法有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7)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对立法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法律与生活》 3.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 (1)当事人有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的权利:诉讼代理人和辩护人的主要职责是根据事实和法律,维护当事人合法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使案件得到公正的审理。 (2)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在诉讼中,当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具有法律规定不宜参加案件审理或有关诉讼活动的情形时,当事人有权要求其退出,这就是诉讼法中规定的回避制度。该制度有利于保证案件的公正审理,消除当事人的疑虑,增加裁判的正当性。 (3)当事人有上诉的权利:我国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除特殊情况外,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理便告终结。当事人如果不服一审裁判,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上诉。 (4)申请法律援助 ①在民事和行政纠纷中,经济困难的公民可以就依法请求国家赔偿、请求支付劳动报酬、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等事项,申请法律援助,获得法律咨询或代理服务。未成年人申请法律援助的,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提出。 ②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因经济困难而没有委托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或部分特殊案件的当事人,也可以经法定程序,获得法律援助机构指派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或代理。 (5)收集证据,证据是打官司决胜负的关键砝码。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缺乏证据意识,不注意收集和保存证据,一旦发生纠纷,难免处于不利地位。 4.诉讼程序 (1)起诉,俗称“告状”。是诉讼程序的第一步。起诉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人民法院系统内部有明确的管辖分工,确保案件获得公正、及时审判。人民法院登记立案后,要将原告提交的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答辩状,再由人民法院把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在这一阶段,人民法院还要确定开庭审理日期,并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