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84085

北京市 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华夏女子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日期:2025-04-2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31828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北京市,学期,答案,版无,pdf,试题
  • cover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华夏女子中学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学业评价 初二语文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1. 本试卷共1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 2. 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班级、姓名和学号。 意 3.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事 4.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项 5.考试结束,请将考试材料一并交回。 命题人:薛艳、谢华、赵立超、于佳琦 审阅人:薛艳 一、基础运用(共16分) 三月,春阳普照,万物复苏。玉兰、海棠、樱花次第开放,华女校园迎来了一年中 最美的时节。为了不负这美景,以“一片春心付海棠”为主题的跨学科活动如火如茶地 开展。请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1.用正楷字书写“海棠诗会·上已雅集”八个字,要求书写规范、工整、美观。(2分) 材料一一古礼新绎古韵新声 “曲水流觞”是我国古代的传统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后来发展为 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种雅事。农历三月,大家列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 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赋诗一首。 当“曲水流觞”的雅韵漫过现代校园,我们以诗为舟,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语 文老师带领同学们重构红楼旧梦,微型话剧《海棠诗社》演绎经典,掀开大观园一角。 其他同学以《诗经》联唱化作跨时空交响,歌舞配合展现诗词之美,民族器乐再现诗词 之韵,朗诵吟叹重现诗词之情…当最后一个音符悄然落下,那余韵却仿佛仍在耳畔回 荡,这场古韵新声的盛宴并未【戛然而止】,而是深深印刻在了同学们的心中,成为他 们日后探寻古典文化的动力源泉。 历史地理老师带领同学将穿越时空的文化画卷徐徐展开,专题展示包括三重天地① 其一,名为暮春芳华·上巴雅事,介绍曲水流觞之雅,其中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初二语文试题 第1页共12页 引人驻足②其二,名为简阅春时·一卷知岁,呈现了学生在历史活动课上制作、书写的 竹木简,竹节天然的沟壑与松烟墨痕相映成趣,投射着两千年前的为道与智慧。其三, 名曰春律地纪·四时经纬,展示了初一学生在地理学科“二十四节气”活动中制作的书 签,这其中【承载】着古老的智慧,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先辈对白然规律的精准把握。 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会【xiā0声匿迹】,会周而复始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 2.对文段中加点字词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追溯”的正确读晋是$uò,本义是逆水而行,后引申为追求根源,探索缘由。 B.“承载”的正确读音是zǎⅰ,意思是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 C.“戛然而止”文中指声音的盛宴突然终止,“戛”字应读作“jiá”。 D.“xiāo声匿迹”的“xiāo”应写为“消声匿迹”,意思是声音消失。 多:①②两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2分) A.①: ②· B.①。②; C.①: ②: D.①。 ②。 4.看到此情此景,小文同学想拟一副对联,但有几处有待推敲,请帮她选择一下(2分) 曲水流杯,诗(1清溪漾 ②泛觞,泉自选山③ A.①书②激湍③入 B.①随 ②激湍③来 C.①随 ②吟咏③来 D.①书 ②吟咏③入 玉.小雅同学对四幅不同书体的《兰亭集序》作品进行欣赏品评,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用行书写就,行云流水,最符合王羲之积极洒脱的心境。 B.用篆书写就,其字形宽扁,笔画匀直,古朴美观,让人赞叹。 C.用隶书写就,字体整齐,大小统一,刚劲有力,使人动容。 D.用楷书写就,大气方正,与王羲之情怀最相契合。 事在 就 海老 误 A B D 材料二一棠影诗心汉韵春深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雪绽霞铺锦水头,占春颜色最风流。”花荫 下,师生们身着汉服,吟诗作画,挥毫泼墨,展女校才情,颂美好春光。①海棠花枝低 低地探过石栏,将胭脂色的花瓣洒在青石案上。②同学们或粘花展卷,或执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